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考纲要求1 .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 ( 能力层级:理解 )2 .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 ( 能力层级:理解 )3 .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 能力层级:理解 )4 .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写作意图。 ( 能力层级:理解 )二、考纲阐释2014 考纲修订后,将课外文言文阅读从附加题调入必考题,分值从 10 分降至 9 分。考查内容以一个语段形式出现,难度适中。重点考查学生活用文言文知识,拓展理解的能力。主客观题兼有,题型主要有六种:词语解释、断句、句子翻译、内容理解、人物分析和评价感悟。总题量只有 3 道。其中第 1 题解释词语近几年都有考查,比较稳定;第 2 题从断句和翻译中选择, 2011 年到 2013年都是考句子翻译,但 2014 年可能会换为翻译的选择题;第 3 题内容理解近几年都有考查,比较稳定。预计 2014 年课外文言文语段的第 1 小题仍然是词语解释;第 2 小题主要考查句子翻译或断句;第 3 小题仍然考查内容理解。一、 (2011 年广东省卷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0 分 )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注释】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 分 )(1) 或旦而不鸣(2) 皆足取祸也或: __________取: __________有的。招致。··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 (“ 夫”、“ 于”和“为” )3 .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 (2 分 )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 (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 ) 。4 .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3 分 )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二、 (2012 年广东省卷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0 分 )程氏爱鸟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