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段运用”应在“运用”上下功夫 统编教材“词句段运用”(低年级为“字词句运用”)栏目的设置,改变了以往只重知识的静态积累,忽视实际运用的弊端。“词句段运用”的教学必须强化训练意识,注重在“运用”上下功夫,从而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强调自主性运用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虽然需要外力帮助,但是说到底还是学习者个人的事,他人难以包办代替。基于此,“词句段运用”的学习提示语中大量运用了“你”。仅以三年级上册为例,第一单元的“下面的成语有什么特点?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第二单元的“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的”,第三单元的“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第四单元的“下面的成语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类似的成语吗”“读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照样子写句子,注意引号的用法”,第六单元的“看到下面的词语,你的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第七单元的“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第八单元的“快过节了,妈妈准备去超市买下面的东西,请你帮她整理一份购物清单”,其中无处不在的“你”,强调了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遗憾的是,不少教师依然不知其意。去年某县组织开展了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质量检测,试卷中有道“长话短说”的题目,得分率不高。“长话短说”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词句段运用”的训练项目。学生学过了,为什么没有很好地掌握呢?通过调研发现了问题所在:许多教师或者一味地让学生读一读每组句子,体会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或者干脆直接告诉学生每组中的两个句子不同在哪里,以为“我一说你就明白”。殊不知,其间缺少两个重要环节:一是三组句子“长话短说”的方法各有不同,第一组是从句中提取关键词语“跪地求饶”,第二组是语言转述,第三组是用词语“长途跋涉”概括“跨过一条条三河,翻过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程”,不指明具体方法,迁移运用难以产生;二是不设计安排相应的迁移练习,学生不经过过程性、实质性的自主体验,真正的学习就难以发生。 二、注重精准性运用 没有目标的学习活动,犹如失去准星的步枪,不知目的地的野马,缺乏 GPS导航系统的海上航行。困难的是,“词句段运用”的目标把握不像单元课文有明确的语文要素为指向,它隐含在题目甚至是例句中,没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教师把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词句段运用”: 从题目看,我们只能知道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