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通用输入输出GPIO 的深入理解 二.GPIO 的各种模式 GPIO 管脚可以被配置为多种工作模式,其中有3 种比较常用:高阻输入、推挽输出、开漏输出 1. 高阻输入(Input) 图 1.1 GPIO 高阻输入模式结构示意图 为减少信息传输线的数目,大多数计算机中的信息传输线采用总线形式,即凡要传输的同类信息都在同一组传输线,且信息是分时传送的。在计算机中一般有三组总线,即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为防止信息相互干扰,要求凡挂到总线上的寄存器或存储器等,它的输入输出端不仅能呈现 0、1 两个信息状态,而且还应能呈现第三个状态----高阻抗状态,即此时好像它们的输出被开关断开,对总线状态不起作用,此时总线可由其他器件占用。三态缓冲器即可实现上述功能,它除具有输入输出端之外,还有一控制端。 如图 1.1 所示,为GPIO 管脚在高阻输入模式下的等效结构示意图。这是一个管脚的情况,其它管脚的结构也是同样的。输入模式的结构比较简单,就是一个带有施密特触发输入(Schmitt-triggered input)的三态缓冲器(U1),并具有很高的输入等效阻抗。施密特触发输入的作用是能将缓慢变化的或者是畸变的输入脉冲信号整形成比较理想的矩形脉冲信号。执行GPIO 管脚读操作时,在读脉冲(Read Pulse)的作用下会把管脚(Pin)的当前电平状态读到内部总线上(Internal Bus)。在不执行读操作时,外部管脚与内部总线之间是隔离的。 2. 推挽输出(Output) 图1.2 GPIO 推挽输出模式结构示意图 推挽输出原理:在功率放大器电路中大量采用推挽放大器电路,这种电路中用两只三极管构成一级放大器电路,两只三极管分别放大输入信号的正半周和负半周,即用一只三极管放大信号的正半周,用另一只三极管放大信号的负半周,两只三极管输出的半周信号在放大器负载上合并后得到一个完整周期的输出信号。 推挽放大器电路中,一只三极管工作在导通、放大状态时,另一只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当输入信号变化到另一个半周后,原先导通、放大的三极管进入截止,而原先截止的三极管进入导通、放大状态,两只三极管在不断地交替导通放大和截止变化,所以称为推挽放大器(armjishu.com)。 如图1.2 所示,为GPIO 管脚在推挽输出模式下的等效结构示意图。U1 是输出锁存器,执行GPIO 管脚写操作时,在写脉冲(Write Pulse)的作用下,数据被锁存到Q 和/Q。T1 和T2 构成CMOS反相器,T1 导通或T2 导通时都表现出较低的阻抗,但T1 和T2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