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比较阅读2014 年中考: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 题。 (10 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 <孟子 >二章》【乙】《传》称师克在和不在众,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君臣和则国家平,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是以圣人守和,以存以亡也。吾,楚国之小子也,而早丧所天,为二兄所诱养,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今但贫耳;贫非人患,惟和为贵,汝其勉之! ——录自《三国志· 蜀书· 向朗传注引<襄阳记 >》【注释】①传: 《左传》。②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③天:指所依存或依靠,这里指父母。④诱:教导。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以天下之所顺以:(2)《传》称师克在和不在众克:1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 A.天时不如地利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吾,楚国之小子也 C.环而攻之而不胜而早丧所天 D.生,亦我所欲也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5.从内容看,甲乙两文都强调了“”的重要性。甲文以战争为例,强调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乙文则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用原文中的词语填空 )(2 分) 16.从写作目的看甲文希望统治者;乙文则是告诫子孙。(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 (二)比较阅读文言文(10 分)12. (2 分)每小题1 分。(1)以:凭借。 (2)克:战胜,取胜。 13. (2 分) B 14. (2 分)其中四字必译出——域、以、固、威。译文:管理百姓(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15.(2 分)每空 0.5 分。和天地 君臣 九族16. (2 分)每空1 分。施行仁政不要担忧和害怕贫困,而应努力做到“和”(此题只答后半部分或“以和为贵”得0.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