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完整版1感染性疾病隔离制度VIP免费

完整版1感染性疾病隔离制度_第1页
1/4
完整版1感染性疾病隔离制度_第2页
2/4
完整版1感染性疾病隔离制度_第3页
3/4
——仅供参考兰溪市中医院制度名称感染性疾病隔离制度文件编号制定单位版本页数/ 总页数YG-ZD016 医院感染管理科2017-09 1/4 一、目的:明确感染性疾病( 主要包括通过飞沫传播、空气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以及通过接触传播的肠道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 隔离要求、隔离标识、提高感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降低院内的传播。二、范围院全:三、权责:1. 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完善、督查。2. 医务人员认真执行,负责人监督落实。 3. 后勤管理中心负责标识的制作。四、定义:1. 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2. 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在空气中短距离( 1m 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3. 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4. 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因子的原则。五、流程图:无六、作业内容:1. 隔离原则1.1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它途径的传播) ,采取相应预防措施。1.2 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措施。1.3 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兰溪市中医院制度名称感染性疾病隔离制度文件编号制定单位版本页数/ 总页数——仅供参考YG-ZD016 医院感染管理科2017-09 2/4 1.4 需隔离患者或可疑患者应尽可能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集中安置于一室。1.5 如确受条件限制,通过接触传播的患者可安置于室内相对独立区域,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和不需接触传播的一般感染性疾病患者保持一定的床间距(≥1m),严格做好床边隔离。 避免与感染后可能预后不良或容易传播感染的患者安置于同一病房,如:免疫功能低下、有开放性伤口患者。1.6 隔离标识:由医生开具隔离医嘱,护士在病床卡或病床尾张贴(或悬挂)隔离标识。在病历卡上张贴隔离标识与提示要求。2. 接触传播的隔离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完整版1感染性疾病隔离制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