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反思扎兰屯市团结小学 教师:王 林我校校园开放日教学活动上完这节课后,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来看,本节课基本达到了课前的预想效果。下面我自己对本节课的教与学进行了反思:小学篮球是体育活动的基础教材,趣味性强,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小学的学生篮球基础性较差,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稳定性,但他们具有活泼好动和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如果对他们进行正规的竞技性篮球教学,则很难提高学生的兴趣。因此,本课以趣味性练习为主,强化篮球技术要求,指导学生自学,自练,自创,在合作、创造、玩耍的情境中进行,使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在运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同伴合作和展示自我的能力。 本课紧扣“玩”的主线,在课的开始部分首先是激情导入,猜谜语,把学生带入篮球课堂,发挥“明星效应”激发学生练习篮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接着是热身跑,这个环节主要是一个热身和入门的过程,运动量适中,很好地达到了热身的效果。紧接着进入做球操使学生和篮球交上朋友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和参与篮球活动的热情。基本部分教师组织学生原地自主尝试练习——传授口诀、示范——学生进行自主原地运球练习——原地高运球——原地低运球——高低运球结合——相互观摩学习,整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层次清晰。学生通过模仿、自主练习、合作展示、创新游戏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学习原地运球。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空间和时间,挖掘其潜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自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的态度及与他人合作探究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篮球带给他的乐趣。最后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安排了“胜者进败者退”游戏,这个游戏很好地锻炼了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积极向上、敢于竞争的精神。学生的兴趣再一次得到升华,使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更加浓厚,为今后的篮球学习打下更扎实的基础。结束部分学生随教师一起愉快地、自由自在地放松腕、肩、腿部练习,松弛紧张的肌肉,舒缓兴奋的气氛,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最后老师总结本课,提出存在的问题。 本课不足:1、教师的语言不够简练,注重术语的传授。2、要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全面发展,学生基本达成原地运球动作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不同伙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