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完整版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践-WinSock点对点通信试验报告VIP免费

完整版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践-WinSock点对点通信试验报告_第1页
1/5
完整版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践-WinSock点对点通信试验报告_第2页
2/5
完整版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践-WinSock点对点通信试验报告_第3页
3/5
实验一 WinSock 点对点通信程序一、实验目的:WinSock是 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 Socket 编程接口,通过WinSock函数库可以实现基于 TCP/IP 协议的进程之间通信。理解基于 WinSock的客户 / 服务器概念掌握使用 WinSock进行编程的方法了解常见 WinSock开发模式的使用二、实验内容:基于 WinSock 开发一个简单的客户 / 服务器文本传输程序,客户端能够发送由标准输入得到的文本,服务器能够接收并将其显示在标准输出上。三、实验环境:程序运行环境为以太网, 采用 TCP/IP 协议栈,网络操作系统为Windows。程序开发环境为 vs2012 版本。四、实验步骤:步骤 1 需求分析程序功能为:(1)服务器可以接受任何客户的连接(2)服务器在同一时刻只能与一个客户通信,直到该客户退出才可以接收下一个客户(3)客户程序使用命令行参数指定服务器地址(4)客户端输入的文本都发送给服务器(5)客户使用 Ctrl+C 键停止发送,关闭连接步骤 2 服务器程序 :定义全局变量:SOCKET Server; // 服务器端套接字SOCKADDR_IN Client_Addr; // 请求用户的 Ip 地址SOCKET Sock_Conn; // 是否建立连接成功char Buff_Recv[1024]; // 接收字符缓冲char Buff_Send[1024]; // 发送字符缓冲区服务器端主程序及用到的相关函数:void SLoad(); // 加载套接字库void SCreate(); // 创建套接字void SBind(); // 绑定套接字到一个IP 地址和一个端口上void SListen(); // 将套接字设置为监听模式等待连接请求void SAccept(); /* 请求到来后,接受连接请求,返回一个新的对应于此次连接的套接字 */ void SClose(); // 关闭套接字void SUnLoad(); // 卸载套接字库void Receive(); // 接受请求void Send(); // 服务器段发送字符串到客户端主函数: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 循环查询 */ while(1) { SLoad(); SCreate(); SBind(); SListen(); SAccept(); Receive(); SClose(); SUnLoad(); } 3⋯} 步骤三、客户端程序:定义全局变量:SOCKET Client; // 客户端端套接字SOCKADDR_IN Server_Addr; // 服务器用户的 Ip 地址WSADATA wsaData; char Buff_Recv[1024]; // 接收字符缓冲char Buff_Send [1024]; // 发送字符缓冲区客户端主程序及用到的相关函数:void SLoad(); // 加载套接字库void SCreate(); // 创建套接字void SBind(); // 绑定套接字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完整版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践-WinSock点对点通信试验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