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浙教版科学知识点九下2VIP免费

浙教版科学知识点九下2_第1页
1/6
浙教版科学知识点九下2_第2页
2/6
浙教版科学知识点九下2_第3页
3/6
九年级下册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一、种群和生物群落 (一)生物种群: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二)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 1 、生物群落: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例如:一片农田的所有生物,既包括植物和动物,又包括各种微生物。 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把被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2 、群落和种群的区别与联系 (1 )区别:种群是指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而群落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种群的总和。 (2 )联系: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群落是各个生物种群的有机集合体。 3 、生物群落的结构:群落内部不同生活型的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格局叫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1 )在森林群落中,植物明显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木层。 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角度分析,乔木层的植物生活在森林的顶层,都属于阳生植物,也就是说,乔木层的植物只有在较强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 而灌木层植物属于耐阴植物,能适应弱光环境;草木层植物都是阴生植物,在较弱光照下也能正常生长。所以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 (2 )在森林群落中,鸟类的分层分布与食性有关。顶层的雀鸟以乔木种子为食,中层的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翁等鸟类以灌木种子为食,并在灌木层营巢,而底层的血雉和棕尾红雉等森林底层鸟类主要以地面的苔藓和昆虫为食。 (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 、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环境中,都会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如稻田中的水稻,其生长既受到杂草、昆虫、青蛙等其它生物的影响,也受到温度、阳光、水分等各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2 、自然界中的生物生活受环境影响,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影响环境。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物也在不断地进化,以适应环境。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如动物的保护色、拟态、警戒色、哺乳动物有发达的四肢等。 3 、在群落中生存的生物个体,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也常有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现象。如蜜蜂、蚂蚁等社会性昆虫,往往是千百只个体生活在一起,群体内部分工合作;同种生物内部个体之间也会发生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等种内斗争现象。 4...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浙教版科学知识点九下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