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五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第一节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一、工地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一)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管理层全员参与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组织,从下至上层层分工管理,同时接受公司的监督检查。 (二)环保管理机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 组员:各施工队长 (三)健全管理制度 1.通过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工地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按专业、岗位建立个人岗位责任制度,挂牌上岗,各负其责,做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3.推行奖罚制度,做到赏罚分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根据岗位、责任大小,制定奖、罚细则,坚持奖、惩兑现,形成责、权、利统一。 二、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人是环境的创造者,加强职工和民工的文明施工素质教育尤为重要,特别要注意对民工的岗前教育工作。通过短期培训、技术交底、登黑板报、看录相、电视等 方 法 狠 抓 教育工作,提高全体人员的环保思 想 意识 和理论水 平 。专业管理人员要熟 悉 掌 握 环保标 准 ,经常 性地对职工、民工宣 传 教育,使 他 们 自 觉 地遵 守 文明施工各项制度,积极投 入 到文明施工中 去 。 第二节污 染 物 处 理 5 一、确保污染物处理及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规定,做好施工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确保污染物处理及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二、引用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五)《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十一)《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十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十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十四)《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十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十六)《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