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十一讲:汽车维护(保养)知识(一) 一.概述 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因为汽车设计水平和制造质量、零部件的材料的加工质量、零件的自然磨损、燃料和润滑材料的质量、气候道路条件、(客)货物装载、行车速度、新车走合、道路事故、维护和修理质量以及驾驶员的操作水平等影响,导致汽车技术状况发生变化,使用性能下降。其具体表现为: 1 .动力性下降 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降低,加速时间和加速距离增大,最大爬坡能力下降,牵引性能破坏。 2 .经济性变坏 汽车的燃料、润滑油等运行材料消耗增加,故障次数增加,停车修理时间增长,维修费用增高,运输生产率降低。 3 .工作可靠性降低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降低,制动性降低,从而导致了汽车的安全性能降低。 在上述影响因素中,维护和修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技术状况和使用寿命。因此,加强对汽车的维护和修理,提高维护和修理水平是改善汽车技术状况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根本途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汽车工作的飞速发展,微电脑在汽车制造业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是汽车检测维修设备的日趋先进和不断完善,掀起了汽车维修业的一次新的革命,汽车故障诊断与性能检测 2 也步入电脑化时代,传统的维修观念和经验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是,在汽车的日常使用中,传统的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汽车的维护 1 .汽车的维护制度 (1 )概述 汽车维护(汽车保养)是指为维护汽车完好的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作业。主要包括清洁、检查、补给、润滑、紧固和调整等,其目的是保持车容整洁,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防止车辆早期损坏,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1 9 9 0 年 3 月交通部发布了《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指出:车辆维护应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严格地执行汽车的定期维护,并确保维护质量就可保证汽车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降低燃料、润滑材料和轮胎等的消耗,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减少汽车的噪声和废气污染。 汽车的维护制度是一种技术组织措施,它规定的技术维护的分级周期和各类维护的作业内容及要求。 (2 )我国现行汽车维护制度 汽车的维护应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现行汽车维护制度将汽车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等。 1 )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是驾驶员负责完成的日常作业。内容是:每日出车前、 3 行驶中、收车后坚持进行安全技术监视,并进行必要的清洗、补给和简单的调整、紧固等。日常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