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第四章 进入与退出壁垒 进入与退出壁垒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寡头市场进入与退出壁垒的研究构成了产业组织最具特色的理论。本章将分析结构性进入壁垒、策略性进入壁垒以及退出壁垒,并对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进行分析。 第一节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含义 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是衡量一个产业竞争程度的重要指标,只有当一个产业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它才是一个可竞争产业。 一、 进入壁垒的含义 所谓进入是指在某产业内出现新的卖者(企业)。这个新的卖者既可以是新设立的企业,也可以是原来其他产业的企业进入新的产业领域。某一产业存在的经济利润(超额利润)为新企业提供了进入这一产业的经济激励,对于潜在进入者,它们更关注在进入某一有利可图的产业时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即进入壁垒,如果进入壁垒很高,新企业就可能无法进入。由于新企业的进入一般会造成产品价格的下降,从而降低原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原有企业会尽可能利用自己的在位优势,通过自己的主动行为来排挤和限制新企业的进入,实施有效的进入阻挠,保护自己的垄断地位和利润。 梅森(Mason)和贝恩(Bain)等人在 20 世纪40 年代末,提出了在产业经济学研究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的 SCP 分析框架,而进入壁垒是反映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长期看,它也是影响市场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贝恩把进入壁垒作为 SCP 范式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第一次给出了进入壁垒的定义:①一个产业的进入壁垒是指在一个产业中原有企业拥有的相对于进入企业的优势,从而使原有企业可以持续地把价格提高到最小平均生产和销售成本以上,而又没有引起新企业进入这个产业。 进入壁垒被认为是原有企业行使市场权力的一个必要条件:“有效的进入壁垒正是垄断和寡占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当不存在进入壁垒时,卖者几乎没 ① Bain,J.,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68. p.252. 72 有力量决定价格,即使有也不会持久。”①贝恩把进入壁垒的来源归结为三类:规模经济性、产品差别化和原有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 施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则认为,进入壁垒是新企业寻求进入某一产业时必须承担的、高于已有企业的生产成本:② 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 (在某些或每个产出水平上),这种成本是打算进入—产业的新企业必须负担,而已在该产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