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创建和谐班集体的几点思考VIP免费

关于创建和谐班集体的几点思考_第1页
1/7
关于创建和谐班集体的几点思考_第2页
2/7
关于创建和谐班集体的几点思考如何创建和谐班集体和谐的音乐使人妙不可言;和谐的山水使人心旷神怡;和谐的班集体,能够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健全学生人格,能够让学生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创建和谐班集体呢。一、用爱来凝聚班集体一个班集体就像一个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都为家庭奉献自己的爱心,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引导他们去爱同学、爱老师、爱家长,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并引导他们去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每一个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都在为汶川人民献爱心的时候,我们班的熊子睿、姜希和胡治鲜等同学也在县人民广场都自发捐款十几元,虽然区区十几元钱对于受灾严重的汶川来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他们的爱心行动却足以感动每一个人。在学校组织的向汶川地震捐款活动中,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伸出了援助的手,奉献了自己的爱心,特别是当从电视上看到汶川地震夺去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时候,一向吵吵嚷嚷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同学们的眼睛湿润了。在这次捐款活动中很多同学将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零用钱全部捐了出来,熊畅同学还把过年攒下来的100元压岁钱毫无保留的捐出来。正是因为有了这份爱心的凝聚,所以我们的班集体才越来越团结,也越来越和谐。二、用学来促进班风的形成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应该具有良好的班风,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为了促进班风的形成,我教学生学行规礼仪,做一个举止文明的学生;我教学生学会阅读,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从而体会到古人所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真谛,每周五的班会课,我都精心设计班会主题,经常围绕“学安全”“学行规”“学榜样”等主题开展活动。通过三年的培养,我们班同学已形成了早晨来校后自觉在教室里读书的好习惯,课余时间大多数同学都在教第1页共7页室里看课外书,还有一些喜爱下军棋的同学也抓紧下课的点滴时间走几回。总之课余时间追赶打闹的现象少了,玩健康游戏的同学多了,到办公室告状的同学也几乎没有了。一个文明爱学习的班风已基本形成。三、用名言警句来引导学生和谐班集体的创建离不开一定的文化氛围,所以班级环境的布置尤为重要,它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利用好教室的每一个空间,并精心布置,使学生感到教室既温馨舒适,又催人奋进。我利用教室里张贴的名人名言和他们的画像;向学生讲解名人的事迹,以及格言警句的意思,如鲁迅先生说过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会有的”,陶行知老先生说过的:“一年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日,一日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时”“天才出自勤奋”等名言警句学生都铭记在心;还有在教室里张贴学生的精美书画作品,……这些充满精神文明的浓郁文化的创建,对陶冶学生的情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引领他们积极向上,崇尚精神价值的追求。和谐,如春花灿烂,沁人心脾;和谐,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空间,给学生以亲密的交流空间,和谐的班集体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这些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在和谐的教育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浅谈如何创建和谐班集体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尤其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使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我们的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在学校严重存在;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方法与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一些地方的社会环境也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第2页共7页要改变这一现象,使广大青少年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尤其是加强和谐班集体建设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班集体不同于班级。班级是校内行政部门依据一定的编班原则把几十个年龄和学龄相当、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创建和谐班集体的几点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