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升压药用于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专家共识洪丽专家共识概要◆剖宫产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引起的低血压会给产妇和新生儿带来不良影响。◆低血压很常见。血管升压药应该常规使用,优先推荐预防性使用。◆α受体激动剂是治疗或预防腰麻后低血压最合适的药物。虽然具有较弱的β受体兴奋作用血管升压药(去甲肾上腺素或间羟胺)可能更加有优势,但基于现有的研究结果,推荐使用去氧肾上腺素。给药方式可以采用单次静脉注射或微泵持续输注。◆除了血管升压药,还应采用子宫左倾位、胶体液预扩容或晶体液同步扩容等措施防治低血压。◆目标为:维持收缩压≥90%基础值(腰麻前),避免低于基础值的80%。因此建议应用微泵预防性输注可变速率的去氧肾上腺素,在鞘内注射局部麻药后即刻输注,初始速率为25-50μg/min,并根据血压和脉搏监测值调整速率,必要时给予单次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如未能监测心输出量,产妇心率监测可作为其代替指标。应避免发生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当α受体激动剂作为一线血管升压药时,小剂量的麻黄碱适合用于收缩压低于基础值的90%伴有心率偏慢者。当低血压合并心动过缓时,可能需要加用抗胆碱药物(格隆溴铵或阿托品)。循环衰竭时应选用肾上腺素。◆与人工控制输注相比,采用智能泵输注或两种血管升压药联合输注能更好地维持心血管功能的稳定。◆子痫前期产妇发生腰麻后低血压的概率比健康产妇低。避免发生血压骤降。血压骤降可导致子宫胎盘血流减少,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子痫前期产妇一般不需要预防性输注血管升压药,如选用预防性输注,初始速率应低于健康产妇。◆患有心脏疾病的产妇应该进行个体化评估,有些产妇适合选用去氧肾上腺素(具有血管收缩作用,没有心脏正性肌力作用),而另外一些产妇则适合选用麻黄碱(具有正性心力和正性心率作用)。前言•低血压是剖宫产腰麻很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原因是交感神经阻滞引起相应血管扩张。严重低血压常伴随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也已证实,胎儿的不良结局(如低Apgar评分和酸血症)与低血压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麻黄碱是一种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动物羊药物诱发性低血压研究模型中发现,麻黄碱是维持子宫血流的最佳血管升压药,随后被作为产科麻醉常用血管升压药。然而,临床上使用较大剂量麻黄碱治疗低血压时,并不能改善新生儿酸中毒,反而加剧。现在普遍认为麻黄碱对胎儿代谢有直接影响,抵消了其纠正低血压后对子宫血流量的改善作用。本世纪以来大量临床数据表明α受体激动剂可以有效提升血压,与麻黄碱相比,纯α受体激动剂明显减少了新生儿酸血症的风险。•美国临床指南建议使用麻黄碱和去氧肾上腺素来治疗低血压;2011年英国的指南指出:“在区域麻醉下行剖腹产的产妇应给予静脉注射麻黄碱或去氧肾上腺素,以及晶体液或胶体液预扩容等措施来降低低血压发生的风险”。2016年美国的指南给出更详细的说明:“液体预扩容或同步扩容:预扩容或同步扩容可降低腰麻后产妇低血压的发生率;但也不要为了输液扩容而推迟腰麻的操作。麻黄碱和去氧肾上腺素:两者都可治疗腰麻导致的低血压,但在产妇无心动过缓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去氧肾上腺素,因为其能改善无合并症的产妇胎儿的酸碱状况”。低血压的定义•在研究中最常用的低血压定义为“收缩压低于80%基础值”或“低于100mmHg”。1999年英国调查显示大多数产科麻醉医生把低血压的阈值定为收缩压100或90mmHg。•Klohr等人发现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在择期剖宫产术中进行的,很少在分娩中的产妇中进行。在分娩过程中血压升高,如果继续使用“收缩压小于80%基础值”为低血压,会明显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此外,许多关于剖宫产低血压的研究对象不包括高血压妇女。患有妊娠高血压或先兆子痫的产妇发生低血压的阈值约设定在收缩压140mmHg。低血压并发症及其药物治疗•剖宫产腰麻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产科手术,其发生的机制如下:急性低血压导致脑血流灌注减少,诱发短暂的脑干缺血并激活呕吐中枢。同时短暂的脑缺氧也可能发生,有研究发现低血压下产妇局部脑血容量、脑氧饱和度和氧合都显著降低,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吸氧可以缓解产妇恶心感。腰麻可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