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本刊特稿Urban Transportof China2002 年第1 期4关于发展武汉市“绿色交通”的建议胡润州一、建议背景1.1“绿色交通”是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从国外引入中国的,近几年在国内日渐扩展。什么是“绿色交通”?简言之,就是协和的交通,即交通与(生态的、心理的)环境的协和,与未来的协和(适应未来的发展),与社会的协和(安全、以人为本),与资源的协和(以最少的资源或最小的代价维持交通需求)。这是一种新的理念和目标。它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连,它只有符合可持续发展才会具有生命力,而可持续发展通过它的实施得以实现,它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观念所发展的协和式交通运输系统。“绿色交通”也不等于环境保护,不等于生态交通,但它有利于环保,采用并发展绿色交通可以减轻交通对城市大气的污染和噪声污染。它的目标是追求经济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和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因此,可以说“绿色交通”是世界发展对 21 世纪交通提出的一种更高的要求,它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们的交通发展与交通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矛盾的重要途径,它的实现与否关乎这个生态环境被破坏得伤痕累累的世界的未来以及与之相连的人类的命运。1.2“绿色交通”是人们所期望的。自 1992 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发大会向世界敲响环境恶化的警钟以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人类为自己的未来奋斗的共同目标。为此,许多人在为创导“绿色交通”努力着。欧美等西方国家先后推广的“自行车交通”、“安静运动”、“无车日”以及使用轨道交通、电动汽车、氢气汽车、太阳能汽车等无污染新能源交通工具,正是这种努力的具体表现。1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举世公认的 8~12%的高速持续增长。蓬勃发展的经济又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发展,城市交通需求以年增15~3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从城市到乡镇机动车总量剧增。据统计,1980 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仅 208.7 万辆,至 1999 年猛增至 4700 万辆,20 年净增 4491.3 万辆,平均每年净增 224.6 万辆,年均增长107.6%。以武汉市而论,1980 年保有机动车 3.5 万辆,至 1999 年增至 32 万辆,20年净增 28.5 万辆,平均每年净增 1.43 万辆,年均增长 40.7%。由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设施建设增长速度年均约 1~4%左右,大大滞后于车辆增长,这种供需的尖锐矛盾,不仅导致了城市交通紧张,而且也使城市污染加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