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工艺流程 本工程采用PHC管桩,静压法施工,其施工工艺流程暂略 二、执行质量标准(本桩基工程) GBJ202—83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94—9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GBJ301—88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DBJ/T15-22-98 《预应力砼管桩基础技术规程》(广东省标准) 三、质量目标控制点及预检项目: 1.监理人员对如下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 ①防止桩倾斜及偏位 ②防止桩顶压碎 ③保证桩端条件符合设计要求 ④预应力管桩的制作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2.监理人员以如下内容作为预检项目 ①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表,施工桩位顺序; ②堆放场地:平整坚实,地基良好,排水顺畅; ③桩基质量检查:按质量标准进行; ④桩位复核:检查桩位的平面位置。 四、施工准备 1 建筑物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 2 桩基工程施工图(包括同一单位工程中所有的桩基础)与图纸会审纪要,可作为施工依据 3 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等的调查资料。 4 认真检查打桩设备各部件的性能,以保证正常作业。 5 桩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6 水泥、砂、石子、钢筋、外加剂等原材料及其制品的质检报告。 7 有关荷载、施工工艺的试验参考资料。 8 成桩机械必须经鉴定合格,不得使用不合格机械。 9 桩基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如供水、供电、道路、排水、临时房屋等开工前准备就绪,场地平整,以保证施工机械正常作业。 10 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 五、桩的验收: 1、桩的表面应平整、密实,掉角的深度不应超过 10m m ,且局部蜂窝和掉角的缺损总面积不得超过桩表面全部面积的 0.5%。并且不得过分集中。 2、由于收缩产生的裂缝深度不得大于 20m m,宽度不得大于 25m m ,横向裂缝长度不得超过直径的一半。 3、桩顶和桩尖处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和掉角。 4、管桩检查时,应参照《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做好记录,桩上应注明编号、制作日期和吊点位置。 5、在现场验收运来的管桩观感时,应附出厂合格证、并做入场登记。 六、桩基实施细则: 1、桩基的轴线应从基准线引出,水准点位置的设置应不受桩基影响,其数量不得少于 2个。 2、桩基轴线的控制桩,应设在不受度压桩影响的地点。施工过程中对桩基轴线应采取系统检查,每 10 天不少于 1 次 ,控制桩应妥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