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国际高中王鹏校长谈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王鹏的教育博客 【媒体聚焦】新东方国际高中王鹏校长谈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很荣幸请到的嘉宾是新东方国际高中的王鹏校长,王校长您好! 王鹏:你好。 全新定义国际化人才 主持人:现在很多高中、高校都想和国际化接轨,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中阶段的教育提出了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等要求,高中教育的国际化即是很重要的体现。那么您认为什么样的人才在未来竞争中才能博得先机,并获得持续发展? 王鹏:现在国际化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20年前,或者更早以前,国际化其实主要就是走出去。因为有很多衡量的指标,我们就从留学生就业方面来讲,20年前你只要出国,你只要回来,某种意义上就是成功了,因为是很稀罕的事情。现在国际化走到今天,大家看到有些留学生回来就业的形势不一定特别好,所以有些人就会产生质疑,其实这不是国际化本身的问题,而是中国留学经历了三十年之后,对国际化人才的定义发生了改变。比如我们现在这样鼓励学生,认为这样国际化的人才才是比较容易成功的人才: 首先要中国化,这其实也是我们做这个国际高中的初衷,我们没有完全引进国外的课程体系,是因为我们觉得中国学生要出去,保持国际化竞争力,首先得差异化,也就是说他之所以跟别人不一样,跟美国学生不一样,跟加拿大学生不一样,跟欧洲学生不一样,首先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中国学生只会英语,把中文放下,把中国历史等放下,那么这个学生很难走到国际化比较高的境界,因为他其实跟国外的学生没有什么差异。 第二个才是国际化,首先是中国化,另外还需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或者说对国际化做好了一些的准备,比如说首先语言上有准备,其次对国外的文化要有充分的了解,第三是中国和国际之间的传统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比如说我们原来强调温良恭俭让,但是国外学生比较强调 aggresive一点,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公众演讲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等,当然如果从就业角度讲,可能还要加上在国外一定的实习或工作的背景,这样我们就可以称其为国际化的人才,也比较具有持续发展能力。 践行国际化人才培养五大使命 主持人:俞敏洪老师在日前的演讲中提到新东方国际高中要做到真正的国际化、创新化和个性化,需要实现五大使命和任务:保留中国教育中的优秀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