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神经外科谢柏丽病历简介:现病史:患者女性,65岁。因“突发头痛6小时伴恶心、呕吐;于2017年11月12日01:19分急诊入神经内科;急查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于11月12号完善头颅CTA。CTA示左侧后交通动脉瘤。建议行介入或开颅手术治疗,于11月13号转入我科。入院查体:T36.5℃,R19次/分;P51次/分;BP131/82mmhg;神志清楚,言语流畅,额纹双侧对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心率81次/分,脑膜刺激征颈抗阳性,病理征阴性。病历简介••入院诊断:1、蛛网膜下腔出血•2、高血压•3、冠心病••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10年左右。•病历简介•11-13号在全麻下行动脉瘤夹闭术,术毕转ICU监护。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气管擦管通畅。术后血气示PH7.44PCO236mmmhgPO2178mmmhgBE0.4mmol/l,因术中出血量大,予输注浓缩红细胞2.0U及400ml血浆。•11-14号患者术后第一天,神志浅昏迷,经口气管插管内给氧。今肺部CT提示感染,加强气道护理及头孢二代抗感染。•11-15号患者神志清醒,顺利脱机拔管。现查体:P:69次/分R:20次/分BP:159/85mmhgSPO298%,左侧瞳孔约3.0mm,右侧瞳孔约2.5mm、遵嘱转回普通病房。辅助检查•11-12CTA提示左侧大脑后交通动脉瘤,脑动脉硬化。•11-12CT提示1.双肺感染,双侧胸膜腔少量胸水。2.左心饱满,动脉硬化。•11-14动脉瘤术后,1.脑动脉瘤术后改变,颅内少许积气,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前稍明显。•11-15脑动脉瘤术后复查,左侧额颞骨部分缺如,呈术后改变,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前变化不明显。血红蛋白血小板中性细胞比例白蛋白白细胞钠钙镁钾11-121341352.233.3主要治疗•化痰:盐酸氨溴索•护脑:盐酸甲氯芬酯。•脱水剂:甘露醇•改善脑血管痉挛:尼莫地平注射液静脉泵入。•抗感染:头孢美唑,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营养支持:脂肪乳,复方氨基酸•肠内营养剂:肠内营养剂,(瑞先)床边护理体检•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意识状态•GCS评分•营养体型•皮肤黏膜•肺部检查•肌力•护理问题1、潜在并发症:继发性出血2、清理呼吸道低效3、肺部感染4、有窒息的危险5、意识障碍6、脑组织灌注不足7、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8、体温升高•9、皮肤完整受损•10、躯体移动障碍•11、知识缺乏•12、潜在并发症:脑疝,癫痫,电解质紊乱、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废用综合征等等。•P1潜在并发症:继发性出血•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安静舒适的环境。•2、告知家属容易诱发再出血的因素•3、遵医嘱使用脱水剂,维持血压正常。•P2清理呼吸道低效:与长期卧床咳嗽咳痰无力,分泌物多,肺部感染有关•护理措施•1、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2、予以雾化吸入,雾化前后翻身拍背,及时吸痰。•3、病房定时开窗通风和空气消毒。•P3肺部感染:与长期卧床,分泌物多有关。•护理措施•1、按时翻身拍背,及时吸痰。•2、保持病房温度,湿度,减少探视,避免人员走动。•3、做好消毒隔离,根据痰培养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4、做好鼻饲护理,防止吸入性肺炎。•P4有窒息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咳嗽咳痰无力,痰液粘稠有关。•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患者呼吸节律频率,深度,如有呼吸困难,面色发绀随时采取应急措施。•2、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3、鼻饲前摇高床头,进食1小时内不禁止搬动。P5意识障碍:与动脉瘤脑出血,脑组织损害有关护理措施1、取头侧卧位,床头摇高15~30°,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2、加强鼻饲流质的护理,防止食物返流,误吸及窒息。3、加强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4、严格掌握冰袋使用正确,避免冻伤。P6脑组织灌注不足:与颅内压增高有关。护理措施1、取头侧卧位,禁患侧位,床头摇高15~30°,头置冰枕2、遵医嘱使用脱水药。3、持续吸氧,防止脑缺氧,避免剧烈咳嗽,保持大便通畅。•4、适当限制入液量•P7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卧床,鼻饲有关。•护理措施•1、给病人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告知家属准备营养的流质饮食。•2、遵医嘱予静脉营养,静滴脂肪乳等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