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是指在会计机构内部按照会计工作的内容和会计人员的配备情况,将会计机构的工作划分为若干个岗位,并按岗位规定职责进行考核的责任制度。 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的基本目标 一、按照国家财政制度规定,认真编制并严格执行预算。 二、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本单位各项业务收支进行记帐、算帐、报帐工作,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帐目清楚,日清月结,按期提出会计报表。 三、对本单位各项业务收支实行会计监督,监督、检查本单位有关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使用和财产保管,收发计量、检验等工作。 四、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财经制度,遵守费用开支标准,对违反财经纪律和财会制度的行为,有权拒绝付款、报销和拒绝执行,并向本单位领导人或上级机关报告。 五、定期检查和分析财务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挖掘增收节支的潜力,考核资金使用使用效果,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 六、按照国家会计制度规定,妥善保管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档案资料。 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的基本原则 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与一般的岗位责任制相比,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性:一是业务性;二是政策性;三是相互制约性。由会计工作的特性所决定,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单位内部规章制度。财政部 2001 年 6 月 22 日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针对新时期会计工作的新特点,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作出了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必须贯彻落实到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中。 2.全员性原则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的特权。要求会计人员认清分工与分权的道理,更新理念,变被动为主动,自觉贯彻落实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3.全过程原则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涉及到业务和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 4.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 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