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 应用在部队 管理信息系统 军 队 枪 械 库 、 军 事 物 资RFID 管理系统方案 第一章 项目提出的可行性 信息化建设作为未来军队的努力方向,不论分属那个军兵种,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纳入军队建设的日程。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正在引起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的实质是工业社会的机械化军事形态向信息社会的信息化军事形态转变。伴随这一历史性转变,军队信息化成为加速实现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是从20 世纪80 年代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比传统的条形码等其他识别技术有许多优势,它存储信息量更大,存储内容可动态改变、读取目标距离更远、可同时识别多个目标,其自动的、实时的识别能力尤其适合部队对人员、车辆和军械、物资进出的军事化管理要求。 目前外军对 RFID 技术应用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军。美国国防部对 RFID技术的应用源于现代战争的需要:1991 年海湾战争中,美国向中东运送了约 4 万个集装箱,但由于标识不清,其中 2 万多个集装箱不得不重新打开、登记、封装并再次投入运输系统。战争结束后,还有8000 多个打开的集装箱未能加以利用。后来美军估计,如果当时采用了 RFID 技术来追踪后勤物资的去向并获得集装箱的内容清单,将可能为国防部节省大约 20 亿美元的支出。海湾战争后,美军为解决物资在请领、运输、分发等环节中存在的严重现实问题,给作战部队提供快速、准确的后勤保障,提出了资产可视化管理计划,目的是实现后勤保障中资产的高度透明化。而 RFID 技术的应用使美军实现后勤物资透明化成为可能,为自动获取在储、在途、在用物资可视化信息提供了方便灵活的解决方案。 RFID 技术已经被美军广泛应用于军事物流保障领域,如特定物品查寻系统、途中物资可视化管理系统、单兵电子病历卡、军械军备物资出入库管理等,极大的改革了传统物流跟踪方式。通过采用 RFID 技术,使美军的平均后勤补给时间大大缩短。军械等军备物资的信息化管理恰恰是我军整体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大部分仓库管理主要依赖人工操作,无法很好的适应未来战争对于快速准确保障的要求,所以充分利用 RFID 技术实现军械军备物资的自动化管理是我军在物流信息化领域的关键实践,也是未来实现物资保障全过程可视化,建立“精确型”战场物资保障系统,实现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