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厚生 至善至美 高中政治编号:203030602 1 南村中学政治学科导学稿 主编人:陈卫韶 审稿人: 年级: 高二 课型: 新授课 编号:203030602 课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文化生活》第六课课第二框)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1)识记:文学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 (2)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不同区域的文化形成原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各民族文化特征、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用文化的眼光观察问题的能力,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 (2)学习搜集、处理、材料及制作课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团队精神和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难点:分析不同地区文化的区域特征 课时: 1 个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 、展示人们的 有独特的作用。 2、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 的重要标志之一。 3、中国的文学艺术成就,不可成熟,教材用相关链接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 。 4、我国的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 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 、 的生动体现。 5、 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 6、我国幅员辽阔,各地 千差万别, 发展程度不同。受 、 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7、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 做出了重要贡献。 8、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 ,又有各自的民族 。但他们都是 , 。 教 师 用 博 大 精 深 的 中 华 文 化 --第 1页教 师 用 博 大 精 深 的 中 华 文 化 --第 1页正德厚生 至善至美 高中政治编号:203030602 2 (二) 主干知识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2 中华各民族文化 在中华文化宝库中的地位: 意义: 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及其意义 4 中华文化的力量的作用和意义: (三)合作探究: 1、你能以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为例说一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吗? 2、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功能看,我国古代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