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胰漏的临床观察和护理VIP免费

胰漏的临床观察和护理_第1页
1/16
胰漏的临床观察和护理_第2页
2/16
胰漏的临床观察和护理_第3页
3/16
胰瘘的临床观察护理肝胆外科五病区胰瘘的定义术后3天起从手术放置的引流管(或以后放置的引流管或经皮穿刺引流)中引出淀粉酶大于正常血清淀粉酶水平3倍的液体且引流量可计。胰瘘的具体表现有两种形式,一种为胰肠吻合口瘘,是肠腔内的消化液突破了吻合口的薄弱环节,或肠管压力的增高进人腹腔,这种胰瘘由于胰酶被肠道消化液激活,破坏性极大,可导致许多致命并发症,如腹腔出血、感染等。另一种为胰液单纯漏,是在缝合时缝针穿过毛细胰管造成胰液外渗,由于未被消化液激活,单纯的胰瘘可自行愈合。临床表现1.腹腔引流管引出胰液或胆汁或血性液体或腹腔引流液增多呈混浊液纯胰液外瘘的漏出液是无色透明的清亮液体若漏出液呈混浊、带胆汁色、绿色或黑褐色时,表明胰液已经与肠液混合,胰酶被激活,则会腐蚀周围组织,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大出血等并发症2.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胰液从损伤破裂的胰管或胰肠吻合口或缝合针眼漏出至腹腔3.腹部疼痛从上腹部开始然后向下腹部扩散,术后恢复缓慢,上腹部疼痛可持续存在,伴恶心、呕吐;胰液聚集在左膈下,可出现胸腔反应性积液,向左肩背部反射痛4.持续发热,体温>38.5℃护理措施.1.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胰漏发生后,会有生命体征的改变并伴有体温的升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有无感染、休克、低蛋白血症、酸中毒等发生,要特别注意体温的变化,及时记录。2.基础护理2.1体位给予患者半卧位,有利于引流,减少瘘液的渗出。2.2预防肺部并发症鼓励患者深呼吸,做有效的咳痰,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常规雾化吸入。预防肺不张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2.3预防压疮应加强健康宣教,使患者认识到床上适当活动的重要性,应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更换床单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折断,患者骨突出部位应注意按摩,每2h翻身一次。2.4皮肤的护理胰瘘患者因激活的胰液会腐蚀皮肤,要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受累区皮肤干燥、清洁,用氧化锌粉加植物油调成糊状涂于皮肤上,保护皮肤。3.引流管的护理充分引流是预防和控制漏液性腹膜炎最有效方法,有利于瘘口愈合或为再手术创造条件。固定稳妥,防脱落,做好管道的卫生宣教;调整最佳位置,引流通畅;采用持续性负压吸引,以达充分引流的目的;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4.营养支持护理胰瘘患者因胰液外漏、蛋白质丢失、长期感染消耗及禁食等原因会有不同程度营养障碍,需要给予营养支持治疗。4.1完全胃肠外营养护理TPN在配制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加强导管护理,置管局部敷料潮湿及时更换,警惕导管性败血症的发生。同时保持导管滴入通畅,调整滴速24h维持,定期监测血糖、尿糖、血电解质,防止高血糖、低血糖昏迷及电解质紊乱发生。一旦发现患者尿量突然增多(>1000ml/h),神志改变,应疑有非酮性高渗性高血糖性昏迷;若脉搏加速、面色苍白及四肢湿冷,应疑有低血糖性休克,立即与医生联系,抽血糖送检,协助医生处理。体温骤然升高、寒战、反应淡漠或烦躁不安甚至休克,应考虑导管性感染或脓毒症,肠源性感染也出现全身中毒症状。4.2胃肠道内营养护理瘘口趋于局限,胃肠功能开始恢复,开始采用肠内营养,经空肠造瘘口滴注营养液时应注意由少到多、从稀到稠、少量多次、注意卫生。一般当患者肠功能恢复后开始试灌,须注意营养液的温度,每次灌注完必须用生理盐水冲洗造瘘管以防管道因食物渣而堵塞。开始灌注时,由于患者肠道对灌注液尚未适应,少数患者有腹痛及腹泻现象,应及时报告医生并按医嘱给予解痉药及止痛药,同时预防肠炎发生。5.应用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的护理生长抑素能抑制胰腺的外分泌,减少胰漏的引流量,促进瘘口的愈合。其半衰期很短,必须连续使用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一旦中断,极易出现反跳。因此使用善宁或施他宁24小时维持,遵医嘱准确调整泵速,勤巡视,及时给予更换,保持24小时持续泵入。同时观察用药后胰液是否排出减少,并准确记录,及时反馈医生调整药量。6.应用抑酸药物的护理胃酸促进胰腺分泌,抑制胃酸后同时胰腺外分泌受到相应抑制,而围手术期使用抑酸药物不仅预防术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其联合应用生长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胰漏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