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坑坑底隆起监测VIP免费

基坑坑底隆起监测_第1页
1/11
基坑坑底隆起监测_第2页
2/11
基坑坑底隆起监测_第3页
3/11
XX 有限责任公司 【基坑坑底隆起监测】 作业指导书 文件版号:2014 年版 副本控制:(不)受控类 编 写 人: 编 号: 审 核 人: 分 发 号: 批 准 人: 持 有 人: 2014 年 11 月 10 日 2 XX 有限责任公司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第 A 版 第 0 次修改 修订页 第 1 页 共 1 页 生效日期:2014 年 12 月 10 日 修 改 记 录 版号 章节号 修订次数 修订内容 批准人 日期 3 XX 有限责任公司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第 A 版 第 0 次修改 基坑坑底隆起监测 第 1 页 共 9 页 生效日期:2014 年 12 月 10 日 1. 目的 在基坑内部,底板位置处布置监测点,利用分层垂直位移监测系统(沉降磁环、沉降仪、沉降孔)或沉降标加水准测量系统,对测点进行开挖前、开挖中和开挖后的测量,以掌握基坑底板深度处土体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生的隆沉变化量值 2. 编制依据 (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 (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 (5)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6)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3. 适用范围 基坑底部受开挖大量卸载影响导致坑底发生回弹的监测项目。。 4. 基坑坑底隆起监测 4.1 仪器设备 土体分层垂直位移监测系统、分层沉降监测系统、沉降标、水准仪。 4.2 测点布置 1)在基坑中央和距坑底边缘 l/4 坑底宽度处及特征变形点处应设置测点,方形、圆形基坑可按单向对称布点,矩形基坑可按纵横向布点,复合矩形基坑可多向布点,地质情况复杂 时应适当增加测点数量; 2)测点宜按剖面布置基坑中部; 3)监测剖面间距宜为 20m~50m,数量不应少于 2 个; 4)剖面上监测点间距宜为 10m~20m,数量不宜少于 3 个。 4.3 测点安装、埋设 测点安装、埋设 坑底回弹监测孔的钻探方法可参照“监测孔钻探方法”。 沉降标安装埋设注意事项: 1)钻孔深度应低于沉降标设计深度 1.0m,钻孔完成后应下放护筒至孔底; 2)沉降标顶部为凸球状,带有与钻杆逆向螺纹,最底端钻杆与沉降标顺时针拧紧后,放 进 4 XX 有限责任公司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第 A 版 第 0 次修改 基坑坑底隆起监测 第 2 页 共 9 页 生效日期:2014 年 12 月 10 日 护管内下放; 3)逐根接长钻杆,将沉降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基坑坑底隆起监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