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化(一)24 承上启下的目标:1 、了解三名人及其成就。2 、学会归纳三人成就。3 、学习优秀人物的刻苦专研和创新精神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祖冲之( 429-500 )字文远, 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月球上有一座环行山,是以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称“祖冲之环行山”;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也被称为“祖冲之星”。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祖冲之的贡献:找一找(一)在天文学方面,祖冲之 33 岁时创制了中国历法史上著名的新历——《大明历》。他首次引用了岁差,是我国历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他还采用了新闰周,比古代发明的闰周更加精密。 祖冲之推算的回归年和交点月天数都与观测值非常接近。(二)在机械制造上,曾制造了铜铸指南车、利用水力舂米磨面的水碓磨、能日行百里的“千里船”和计时仪器漏壶等。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但他最突出的成就是:(三)在数学上, 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推算出圆周率的真值应该介于 3.1415926 和 3.1415927 之间,比欧洲要早近一千年。他还写了数学著作《缀术》。 讨论:祖冲之利用什么方法推算圆周率的?祖冲之为了求出最精密的圆周率,逐次以圆内接正六边形、十二边形、二十四边形、四十八边形、九十六边形…的边长当作圆周长,计算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一直割圆到 24576 边形,这样边已经和圆周紧贴在一起,不能再割了,于是他算出: 12288 边形各边总长为 3 . 14159251 丈, 24576 边形各边总长为 3 . 14159261 丈。最终得出结论:圆周率在 3 . 1415926——3 . 1415927 之间这样艰巨复杂的计算,在当时,既没有电子计算机,也没有算盘,只靠一些被称作“数筹”的小竹棍,摆成纵横不同的形状,用来表示各种数目,然后九位数字,进行 130次以上的计算,这不仅需要掌握纯熟的理论和技巧,而且,更需具备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不惜付出艰巨的劳动代价,才能取得杰出的成就。 功夫不负苦心人,祖冲之求出的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这在当时,全世界上只有他一人。祖冲之为世界数学史和文明史,作出的这一伟大贡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水经》一书写于三国时期,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共记述全国主要河流一百三十七条。原文一万多字,文字相当简略,没有把水道的来龙去脉和详细情况说清楚。郦道元认为,应该在对现有地理情况的考察的基础上,印证古籍,然后把经常变化的地理面貌尽量详细、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