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脓毒血症的诊疗与治疗尿脓毒血症是由尿路感染引发的脓毒血症,其临床特性体现为全身炎症反映、器官功效障碍、持续性低血压及组织缺氧。尿脓毒血症十分凶险,住院患者死亡率高达 17.9%~27.8%,是泌尿外科疾病中常见的急危重症,普通的泌尿系统感染在某些危险因素的影响下能够快速发展成尿脓毒血症,这些因素涉及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克制(移植、化疗后、长久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因素如尿路结石、尿路梗阻、神经源性膀胱和尿路内镜手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尿脓毒血症越来越重视、研究逐步进一步及治疗方法改善等,尿脓毒血症的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本文就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泌尿系感染诊疗指南中尿脓毒血症一节进行要点解读,供广大临床医师参考,以期指导临床诊疗。1.尿脓毒血症的诊疗原则尿脓毒血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全身炎症反映综合征(systemat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SIRS 是多个不同损伤的临床反映,可能是由感染引发,也可由非感染因素(如烧伤、胰腺炎)引发,第二阶段,脓毒血症(sepsis)。脓毒血症由 SIRS 发展而来,由于感染造成炎症反映进一步扩大或加重而出现威胁生命的器官功效障碍,如呼吸频率≥22 次/min、意识变化、收缩压≤100mmHg。第三阶段,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感染性休克是指在脓毒血症的基础上合并严重的循环、细胞、代谢紊乱,其死亡率远高于脓毒血症。其临床特性为动脉血压需血管加压药品维持下才干达成 65mmHg,血清乳酸水平>2mmol/L 或 18mg/dL,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器官灌注异常。2.尿脓毒血症的治疗尿脓毒血症的治疗需要联合治疗,涉及维持血压、呼吸等生命支持、抗感染治疗和去除病因(解除尿路梗阻)等。维持呼吸循环稳定:发病 6h 是复苏的重要时间点,争取在这个时间内改善脓毒血症所致的循环低灌注状态,抗感染治疗:在没有病原学根据前,经验性抗感染用药应选择广谱抗生素,剂量应足够,使用时间应在考虑为尿脓毒血症后 1h 内,早期使用有效抗生素能改善生存率 。后期根据病原学成果调节抗生素。去除感染源:解除梗阻,引流尿液,有助于症状的恢复和缓和,这是治疗的核心构成部分,并且是绝对紧急的。我们的经验是存在梗阻的尿脓毒血症单纯通过药品很难控制,即使在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状况下及时解除梗阻,感染可得到快速控制,但风险较大,操作前需得到患者家眷充足的理解和配合。激素的使用:在有效抗感染的基础上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