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汉书•仲长统传【原文】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后汉书•仲长统传》【译文】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少年时好学,广泛涉猎书籍,长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于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之间,与交友的多数认为他异于常人。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的外侄,素来贵而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人多归附他。仲长统经过高干那里,高干很好地招待他,问以当时的大事。长统对高干说“:君有雄志而没有雄才,好结交士子但不能选择人才,所以替君担忧,请深以为戒。”高干常觉自己不错,不采纳他的话,长统就离开了。不多时,高干以并州背叛,卒至失败。并州冀州之士都因此而异其有知人之明。仲长统性倜傥,敢于直言,不计较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有的称他为狂生。每逢州郡命召,常称病不去。常认为凡游说帝王的人,想立身扬名罢了,可是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想建房子住在清旷之地,以悦其志。【注释】1、仲长统(180-220):字公理,山阳郡高平(今山东省邹城市西南部)人。东汉末年哲学家、政论家。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王充、王符、仲长统《论衡》《潜夫论》《昌言》)之一。仲长统从小聪颖好学,博览群书,长于文辞。少年时敏思好学,博览群书。20 余岁时,便游学青、徐、并、冀州之间。仲长统才华过人,但性格卓异、豪爽,洒脱不拘,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称为狂生。凡州郡召他为官都称疾不就。到汉献帝时,尚书令荀彧闻其名声,举荐他为尚书郎,之后曾参与丞相曹操的军事,但没有得到曹操的重用,不久便又回到尚书郎的位置。仲长统的思想和才华集中表现在《昌言》之中。《昌言》全书已佚,《后汉书》载有《理乱》《损益》《法戒》3 篇。2、山阳高平:山阳郡高平县。3、好学:喜爱学习。《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