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规划——转型期城市规划模式的探讨宋志生石卿摘要:中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功能也从单一功能趋向混合化发展。回顾中国城市发展历程中的典型现象,从单一功能住宅区到新城,从大规模产业区建设到综合体,城市规划与建设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混合的土地使用方式催生了整合规划的思想。“整合规划”是在宏观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城市开发与规划的一种新模式探讨,是对资源紧缩条件下,增长方式转变条件下,城市化新发展阶段下,规划与设计方法的一种尝试。“整合规划”强调对现有资源整合高效有续的利用,强调对城市相关核心功能的整合发展,强调多专业设计的整合与融通,整合规划理念包含资源整合、功能整合、设计过程整合三个方面,提出四种模式:一、文化先行的规划模式;二、商业综合体的驱动模式;三、依托开放空间的规划模式;四、旅游目的地与开发结合模式。关键词:城市化整合规划十二五转型期城市发展模式是宏观经济发展方式的直接体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全球排名升至第二,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启之年,重新回顾三十年中国城市的发展变迁,于经验之中折射未来,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带来的诸多变化,不论对于时下的城市建设还是对于未来的千秋发展都具备深刻的启示意义。1 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与趋势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史也是一段史无前例的城市大开发历史。伴随城市化内在动因的推动, 城市面临一轮轮不同特征的开发热潮。反观这段历史, 既能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方式下寻求起因,也能从众多个案中去获取好的经验,从而避免产生难以挽回的遗憾。中国城市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1.1.11978-1984,恢复发展阶段1978 年迎来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此时知青返城带来城市人口增长,带动城市化缓慢增长。城市化率从17%增长到 22%。1.1.21984-1992,平稳发展阶段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大量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带动小城镇人口快速增加,城市化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时期,城市化率从22%增长到 26%。1.1.31992- 至今,加速发展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建设也随之快速发展,城市化率从26%增长到 2009年的 45%,并持续高速增长。日本城市化发展历程从 1950 年到 1975 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从37%上升到 76%,在亚洲率先实现了国家城市化。日本的城市化过程中显出了很独特的特征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即将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的中国来说,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根据不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