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村干部素质的思考 李自恩 俗话说。“农村富不富、关键在干部”,村干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宣传、组织、指挥、协调”等多重角色,职位低,报酬少,但责任大,村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村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不断提升村干部的素质,为农村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政治和思想保障,值得思考。 一、提升村干部素质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要求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对农村的渗透和影响,过去长期受计划经济观念影响的村干部,逐步不能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的要求,在过去,村干部主要是抓催粮催款、抓计划生育,抓集体水利和交通设施的维修等工作,这些工作的完成对村干部素质的高低没有太高的要求,长此以往便形式了一个普遍雷同的工作模式。随着各种制度和机制的健全和国家实力的增强,农村一些过去的重点难点工作逐步得到理顺,中央的农村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先后制定出台了免征农业税,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建设新农村等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惠农富民政策,同时提出了工业反补农业,加快城镇化建设等关系农村未来发展方向的新思路,XX 县区从元谋农村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三大转变”,即:农民收入由传统的冬春两季扩展转到夏秋两季;引导更多的有条件的农民转向城市发展成为市民;加强农民生产技能培训实现劳力型向智力型转变。村干部如何从过去僵化的工作方式和思维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把中央和地方新时期各项惠农富民政策贯彻好、落实好,关系重大,不断提升村干部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意义重大。 二、村干部素质主要表现 一是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滞后。多数村干部被“求稳怕乱”的思想束缚,对外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漠然视之,思想保守,缺乏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对新的方针政策不能很好的与本村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加以贯彻落实,执行不力,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蝇头小利,不能很好的运用经济规律指导本村经济工作,对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缺乏长期的规划和打算。其次,村干部“等、靠、要”的思想依然严重,缺乏自力更生改变本村落后面貌的勇气和魄力。 二是领导方式单一,工作方法陈旧,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部分村干部对新时期国家对农业农村工作精神把握不够,对一系列惠农富民政策吃不透,对新形势下如何对农村工作实施有效领导模棱两可,仍沿袭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号施令、催收催种等“一贯制”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