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济学基础 概念总结 第1 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稀缺性: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效 率: 社会能从其拥有的稀缺资源中生产出最多的物品和劳务。 平 等: 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 机会成本: 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边际变动: 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市场经济: 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动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市场失灵: 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 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 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 一个工人一个小时(或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通货膨胀: 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 权 衡 取 舍 。 第2 章 像 经济学家一样 思 考 循 环 流 向 图 : 一个说 明 货币 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滚 动的直 观经济模型 。 生产可 能性边界 : 表 示 一个经济在可 得到的生产要 素 与生产技 术 既 定 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 种组 合 的图 形 。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作 出决策,以 及 他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2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实证表述: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规范表述: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 第3 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未要求) 绝对优势: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当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较少时,就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这种物品中具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当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机会成本较少时,就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这种物品中具有比较优势。 进口: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出口: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第 4 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市场: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一群买者与卖者。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垄断者:一些市场只有一个卖者,而且这个卖者决定价格,这个卖者被称为垄断者。 寡头:有几个并不总是主动地进行竞争的卖者,这种市场被称为寡头。 需求量: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 买的一种物品量。 需求定理 :在其他 条 件 相同 时,一种物品价格上 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