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真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反思和重建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之九 向松祚 [ 总有学员问我,作为经济学教授,你能够教给我一个秘诀和公式,确保我的公司顺利上市吗?或者保证我投资股票赚钱吗?我当然没有秘诀和公式,其他人也不可能有。这些浅显例子清楚地告诉我们,社会科学真理与自然科学不一样 ] 上一篇文章绕来绕去,讲来讲去,讲得很辛苦,其实是想说明一个问题,经济学所揭示的道理、真理、规律有什么特别之处,有什么特殊性,它与物理学和一般自然科学的真理究竟有什么不同,还是可以完全等量齐观。 弗里德曼坚信二者等量齐观,萨缪尔森和其他英美经济学的主要人物大体都是如此,相信经济学犹如物理学,有足够资格称为“硬科学”。凯恩斯、奈特、科斯、米塞斯、哈耶克等人则不这么看,他们认为经济学的规律和真理与自然科学不一样,自有其独特性格或特殊本质,可是他们没有详细说清楚这个独特本质是什么。我写这几篇文章,是希望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读者可能还不是很明白,那或许是我自己也没有真正想透彻吧。 科学成为新的“迷信” 经济学真理与自然科学真理有很大不同,甚至是根本不同,一般人都能感觉到。物理学和自然科学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具有真正彻底的普遍性,自不待言。譬如制造飞机、火箭和宇宙飞船的基本原理,放到美国、欧洲和中国都是一样,不会走形。美国人发现的飞机和火箭原理,其他国家拿去,依葫芦画瓢,照样能让飞机翱翔,火箭冲天。爱因斯坦和其他核物理学家共同破解核能和核弹秘密,全世界都适用,谁掌握这门技术,谁就可以制造核弹,开发核能。自17世纪以来,具有普遍性的科学真理横扫世界,征服人类,开启科学文明时代,以至于绝大多数人只相信科学真理,认为那是人间唯一真理,相信科学方法是学术研究唯一正确方法。所有人类学问都染上科学色彩,连宗教、道德和人文也要“科学地”进行研究。科学成为被最广泛滥用的名词,成为新的“迷信”。 事实上,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其他一切人文社会科学所揭示的真理,亦有普遍性,不过其普遍性本质上与自然科学真理的普遍性有很大差别。美国经济成就举世羡慕,就算你能够总结出一个美国经济模式,拿到中国、印度和其他任何国家,能够创造与美国一样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和人均收入水平吗?显然不能。洛克菲勒、J.P摩根、比尔·盖茨、乔布斯等无数天才企业家所创造的公司奇迹和财富神话,谁都希望学习、模仿和复制,然而有谁能够复制呢? 多年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