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主要内容手卫生多重耐药菌处置流程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医院清洁、消毒与灭菌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治疗室、换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报告、细菌学培养及相关记录洗手指征下列情况应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病人粘膜、破损皮肤、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处理药物或配餐前;进食或下班前。手卫生卫生手消毒指征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者处理传染病患者污物之后。外科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手卫生洗手方法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见下图:手卫生洗手六步法(至少15秒)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④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⑤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卫生手消毒方法先按洗手六步法洗手,然后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洗手六步法第三步),搓擦直至手部干燥。手卫生多重耐药菌处置流程重点监测的多重耐药菌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耐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KPC)多重耐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PD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D)多重耐药菌处置流程隔离病人(开隔离治疗医嘱):单间隔离或同类一室,无条件时床边隔离(放床幔或屏风)。物品专用: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输液泵等,不能专用的一用一消毒。置隔离标识(病历夹、床头牌)、床边置速干手消毒剂、医疗垃圾桶。护理记录单上记录:隔离开始时间、隔离方式、隔离内容、隔离效果。晨会通报、床头交班。甄别院外或院内感染,报告院感科。多重耐药菌处置流程每天用消毒液(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床单元物表和地面(注意消毒方法有效)。坚持标准预防、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解除隔离:症状消失或培养阴性转科专人护送、通知接收科室、交接登记。病床单位及专用物品终末消毒并记录,床上布类密闭袋装送消毒清洗。停隔离医嘱,护理单记录解除隔离。职业暴露定义: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等工作中,意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被用于病人锐器如针头、刀片,或其它利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职业暴露紧急处理流程局部锐器刺伤后处理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流动水进行充分冲洗——用0.5%碘伏消毒伤口然后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若暴露源存在HBV感染,则暴露者须立即抽血做标识物检测,同时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必要时接种乙肝疫苗职业暴露紧急处理流程粘膜暴露后处置:当污物喷溅眼或鼻粘膜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15分钟。衣物被暴露时的处理:当衣物溅污或浸泡所致污染时,应迅速、敏捷按常规脱去被污染的帽子、口罩、手套、工作服。并用流动水冲洗被污染的皮肤。HIV感染者有创操作职业防护对于HIV感染者尽量避免有创操作(包括注射、手术、穿刺等),如病情确实需要则必须严格操作规程,防止职业暴露。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讨论评估有创操作指征及防护方案。组织有可能涉及的医护人员培训在诊疗过程中小心锐器损伤,做好相关防护。在临床及病历上著隔离标识“血液隔离”,并在床旁置利器收集盒和速干手消毒剂,使用后的利器立即分离,操作后及时手卫生。利器盒满2/3即封口标识回收。HIV感染者有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