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VIP免费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_第1页
1/12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_第2页
2/12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_第3页
3/12
刚搜来的,供参考字号:大中小在淘宝和卖家聊,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他放几克?答 24 克,经方一两等于现在 3 克.问为什么不是 240 克,他反问: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反吓我一跳.原来按我的想法,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现在 500 克就是一斤嘛.难道是我错了?忙去翻 JT 的文章:《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 0.3,不太会乘到 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按〕T 的折法,经方一两是现在 0.3 两.0.3 两是 30g 吗?台湾的一两是37.5g,所以 0.3 两是 11.25g.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 90g.柴胡剂加 90g 柴胡量算大吗?!倪海夏:认为是 37 克,去掉 7 克是 30 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 12.65 克郝万山:1 两等于 15.625g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 3g 折算.<--鄙视一下,呵呵.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两约等于 13.8g,—升约等于 200ml,—合约等于 20ml;一尺约等于 23.1cm。看来汉之—两折成今之 15.6 克比较靠谱.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两 15 克算呢?真如此,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 45 克,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 120 克,量也惊人.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 1200 个黍米重 12铢,两个 12 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 shi,在后来读 dan,是个衡量单位。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