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实验室方法确认主要内容123方法确认的工作流程方法确认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方法确认实验报告的编制小结4一、工作流程明确责任人通读方法编制报告制定方案下达任务单前期准备(仪器、试剂等)实施实验技术审核(三级)工作流程一定要有经验,能识别标准的关键环节,能发现问题,有能力解决问题明确责任人器皿的清洗(清洁程度直接影响结果)试剂预处理、空白检验:氯化钠、无水硫酸钠等的高温处理;酸、还原剂、水、溶剂等空白检验;仪器维护及性能判断前期准备(仪器、试剂等)泵管、石墨管、元素灯、色谱仪维护(隔垫、玻璃棉、分流平板、FID喷嘴清洗)、质谱维护(离子源清洗、采样锥、透镜清洗等)、基线漂移、记忆效应等实验室环境(VOCs、灰尘颗粒物)2方法确认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二、方法确认主要内容ꢀ�依据:《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168-2010)主要内容: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校准曲线、实际样品测试、方法的特定要求等★可参考方法编制说明中验证方案检出限—一般确定方法检出限测定12要求空白未检出目标物空白有检出目标物试验方法含量/浓度样品基体加标/有证标准样品的平行测定实验室空白预估检出限的2~5倍(参考测定下限=4MDL)/试验方式频次平行测定样品不低于7次平行测定计算公式MDL=t(n-1,0.99)×S,(S:标准偏差;t:置信度99%时的t分布,n=7,t=3.143)注意事项分析对象测试步骤测定方式含有基体标准溶液直接进样样品分析的全部过程(包括前处理)多份样品平行测定单份样品多次进样检出限-合理性判断1(空白未检出)MDL=t(n-1,0.99)×S,判据:(S:标准偏差)要求解决办法单组分多组分比值1~10比值>10或<1改变样品/加标浓度1、50%的目标物比值在3~5之间;2、至少90%的目标物比值在1~10之间;3、其余10%的目标物比值<20不能同时满足左边3点1、改变样品/加标浓度;2、相应因子差异大的组分检出限需分别测定准确度满足方法回收率的要求不高于方法规定的检出限不满足查明原因查明原因满足方法要求高于方法检出限检出限-合理性判断2(空白有检出)判据:任意测定值之间允许的差异范围:空白试验测定值的均值+估计检出限的1/2,否则不适用。目的:避免空白测定值过高,或者波动较大。检出限-特定方法光度法1、一般确定方法;2、没有前处理的情况下,扣除空白值后的0.01吸光度对应的浓度值作为检出限,MDL=0.01/b,b为校准曲线斜率。离子选择电极法当校准曲线的直线部分外延延长线与通过空白点位且平行于浓度轴的直线相交,其交点所对应的浓度。检出限-特定方法滴定法根据所用的滴定管最小液滴的体积计算:精密度、准确度要求12测试方法试验方式含量/浓度频次有证标准样品平行测定多次平行测定低、中、高3种含量6次实际样品基体加标同左1~3个不同含量合格判据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准确度:不确定度范围/相对误差/回收率注意事项分析对象有证标准物质/样品/基体加标标准溶液低含量要求测试步骤在测定下限附近远远高于测定下限直接进样样品分析的全部步骤测定方式多份样品平行测定单份样品多次进样测定范围—校准曲线校准点数量及拟合方式:一般线性拟合(n≥5);平均相对响应因子;特殊情况:(如VOCs5个点相对响应因子的RSD>20%时),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曲线最低点带入校准曲线计算,结果应为实际值的70%~130%)或非线性拟合(r≥0.99);定量方法:外标法/内标法校准曲线的评价:相关系数/相对响应因子的相对偏差/相对响应因子的绝对值(VOCs)注意1.校准曲线浓度范围:曲线最低点:接近且不低于测定下限;曲线最高点:视样品含量而定2.低含量样品计算影响因素:曲线上限浓度、截距等,适当降低最高浓度点,必要时采取非线性拟合;3.多元素含量差异大时,适当增加曲线点的数量,建立不同范围的校准曲线;4.方法特定要求:相对响应因子的RSD(VOCs≤20%,SVOCs≤ꢀ�30%ꢀ�);最小相对响应因子;斜率(氟化物58.0+2.0mV)等实际样品测试.测定方式:1~3个不同含量(类型)水平的样品,平行测定6次。.平行样评价:选测定结果中差值最大的2组数据,计算相对偏差;.准确度评价:以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