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基路面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① 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② 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③ 耐久性好 ④ 优良的路面平整度 ⑤ 表面抗滑性能好 ⑥ 少尘性,低噪音 2、影响路基路面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① 地理条件 ② 地质条件 ③ 气候条件 ④ 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 ⑤ 土的类别 3、我国公路用土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 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 4、冻土的分类:多年冻土、隔年冻土、季节冻土 5、路基土的工程分级 在施工中路基土石按其开挖难易程度,又可分为六级:松土、普通 土、硬土、软石、次坚石、坚石。 6、公路自然区划划分的原则有哪三个? ① 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 ② 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 ③ 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 7、“公路自然区划”分三级进行区划,首先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水冻土 三大地带,然后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冻土、湿润、干湿过渡、湿热、潮暖 和高寒7 个大区(一级区划) Ⅰ区:北部多年冻土区 Ⅱ区:东部温润季冻区 Ⅲ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 8、潮湿系数K——年降雨量R 与年蒸发量Z 之比,即K=R/Z 9、路基按其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结构 的稳定性, 一般要求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过湿的路基必须经处理后方可铺筑路面。 10、划分标准 (1)按路基平均稠度cW 与分界相对稠度ciW 的 (关系)大小来确定。 () /()cllpwwwww cw ——土的稠度; lw ——土的液限 w ——土的含水量;pw ——土的塑限 ( 2) 路基临界高度H——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 ①干燥类:1ccww或1HH ②中湿类:22cccwww或212()lHHHHH ③潮湿类:32cccwww或32HHH ④过湿类:3ccww 或3HH 11、路面横断面形式有哪些? 根据道路等级的不同分为:槽式横断面、全铺式横断面。 12、路拱横坡度的形式:直线形、抛物线形。 13、通常按照层位功能的不同,讲路面结构从上往下分为三层:面层、基层、垫层。 14、面层的要求有哪些? 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而且应当耐磨,不 透水;其表面还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衡度。 15、垫层的作用有哪些? ①改善水温状况 ②隔水、排水、防污、扩散应力、防冻胀 16、垫层的设置条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