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 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 一、 目标及意义 合作学习将个体间的差距拉小,最大限度上发展了个人的能力。获得了最大的效果。另外,合作学习的深层意义就是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教师实施合作学习失败的原因往往是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评价认识仍停留在竞争性上,没有定位在“注重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理解等合作精神”的培养上,所以,实施的结果,只能是学生开始时积极参与,一旦他们发现与以往是一样时,当然就不迁就,不“合作”了。因此,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这一方法时,认识一定要改变认识,如果不能基于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为长效目的,结果只能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将教育目标分为三类:认知领域的目标、情感领域的目标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合作学习的 “学术目标”也就是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学生在认知方面应达到的目标,也就是说学生直接所要解决的问题、获得的知识等;而“合作目标”则是学生在合作这种特殊的方式中应该达到的目标,主要包括合作意识、合作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属于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 二、 阶段划分 我校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 、统一思想,理论学习阶段。本阶段一是主要对教师进行思想上的统一,放弃已经用顺手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从心里愿意应用这种新的教学及学习方法。二是加强教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让他们在实际的教学中能有理论的基础,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2 、实验班级实验改进阶段。在具体的班级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实验,要求教师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并组织学生分好小组,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原理组织小组学习,要求要循序渐进,不要盲目跟从。注重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及时做好总结。 3 、实验总结归纳,制订我校小组合作学习细则阶段。通过实验班级的反馈和总结,组织实验班级的教师和学生做好实验阶段小组合作学习的研讨,科学合理的制订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案和实施细则。 4 、全校全面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阶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细则在全校全面铺开小组合作学习。 三、 操作细则 (一)、小组的组建方案 1、分组策略 组组建应在班主任对全体学生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考试成绩、日常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以学习成绩为主),将全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