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讲解1穴位介绍从根本上了解穴位的作用机制2穴位按摩的作用了解对于疾病的防治,为什么会采取穴位按摩的方法3取穴法怎样找准穴位4常见穴位及其作用了解掌握后,学会组合使用课程内容1穴位介绍从根本上了解穴位的作用机制穴位位于“经络”上,是能量的通道五脏六腑“正经”有12条,正面中央为任脉,背中央为督脉,共14条经脉。穴位位于经络上共365个正穴多为神经末梢秘籍或较粗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穴位介绍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位置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人体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输注出入”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穴位介绍2穴位按摩的作用为什么采取穴位按摩防治疾病穴位按摩的作用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在临床上,医生利用腧穴的功能特点,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在疾病发生时,相应的穴位往往可出现压痛、酸楚、麻木、结节、肿胀、变色、丘疹、脱屑、凹陷等各种反应。腧穴上所出现的不同病理反应是疾病过程中脏腑经络气血失调的结果通过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刺激相应的腧穴,可以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1233取穴法怎样找准穴位取穴法手指比量法手指比量法拇指指节横纹为1寸食指中指并拢是第二关节总长为1.5寸食、中、无名、小指并拢时四指头为3寸(同身寸法则,以体验者手指宽度为准则)取穴法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法常说的找骨性标志(参考物)人体五官、毛发、指甲、乳头、脐窝、骨关节和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标志来确定腧穴部位的方法两眉之间取印堂穴,两乳之间的中点取膻中穴等。取穴法骨度折量法骨度折量法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成若干等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等分作为一寸前后发际间为12寸两乳间为8寸腋前(后)横纹至肘横纹为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4常见穴位及其作用了解掌握后,学会组合使用常见穴位及其作用头项肩腰背腿常见穴位-头项肩部头项部12个常用穴位风池风府天突睛明攒竹承泣百会印堂迎香天鼎四白大椎常见穴位-头项肩部风池穴大拇指、中指自然放到枕骨两边,轻轻的滑动,到后枕部有明显的两个凹陷就是风池穴。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改善颈部僵硬,消除肩膀酸痛,偏头痛。主治头痛,眩晕,热病,伤风感冒,颈项强痛,目赤肿痛,目泪出,迎风流泪风府穴属于督脉穴位图,风府穴位于人体项部,在枕后区,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缓解治疗落枕、失眠、神经性头痛、项强、目眩、咽喉肿痛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面为五脏之华,气血皆上聚于头部,头与全身经络俞穴紧密相连。现代医学认为头颅内的脑部是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中枢,对全身的各个系统和器官起着调节和管理作用。头面部推拿通过运用一定手法,作用于头面部的经络穴位,使头面部气血流畅,达到缓解疲劳、改善循环,养生防病的目的。常见穴位-头项肩部迎香穴位于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通利鼻窍、疏风解表、祛风通络、宣通鼻窍、通便止痛。尤其是当您上齿牙痛时,指压该穴,可以快速止痛。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散风清热,明目止泪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攒竹穴位于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吸热生气,舒肝明目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丝竹空疏风清热,明目安神头痛、齿痛祛除鱼尾纹、角膜白斑、面神经麻痹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降温除浊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等作用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颞部),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清肝明目,通络止痛舒解偏正头痛、感冒、眩晕常见穴位-头项肩部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以两边耳尖划直线与鼻子到后颈直线的交叉点升阳举陷,益气固脱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脱发。印堂位于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清头明目,通鼻开窍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四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祛风明目、通经活络角膜炎,近视,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