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理政素质体会修身,是加强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理政是借助于人民赋予的权力管理国家事务活动,是执政党的立足之本。要搞好修身理政归根到底是一个素质问题,每位党员都应具备“四心四意识”基本素质。对家庭要关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不论领导干部、共产党员,还是普通公民,都是有血有肉的社会自然人。“家和万事兴”,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夫妻恩爱、老乐少康、温馨和睦、幸福美满的家庭,都应该对家庭有感情、有亲情、有责任心。现实社会爱妻怜子也成为大多数人的普遍行为,而虐待老人、不赡养老人、遗弃老人也不乏其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间有“二十四孝”传说,我们身边有十几年如一日侍奉婶母的“尊老爱幼标兵”王清合好的典型。试想和一个连生育养育之情都不顾及的人交往打交道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朋友。在有的地方尊老敬老也纳入干部考核范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由这句话我们可以联想引申,连一个家庭搞的一团糟的人理政能理出什么样子来。对社会要有爱心。建立和谐社会,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和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描绘出了这种理想境界。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就要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珍惜生活,做到以诚待人,以爱示人,家与家和睦,人与自然和谐。我国开展的公民道德进万家,实施的下岗再就业,救助弱势群体,保护母亲河,建立生态防护林等活动就是建立和谐社会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我镇开展的评选“十佳农民标兵”活动,也是构建和谐白璧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每一个人都不要在坐而感叹世风日下人与人缺少人情了,长江要变成第二条黄河了,沙尘暴又要来了,而要从自身做起,以节约每一滴水,捐助每一分钱的点滴小事做起,人人参与,以爱的奉献来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对工作要有责任心。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保先教育这些党的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要第1页共3页体现到促进各项工作上来。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件件刻不容缓,每位党员干部虽然分工不同,但事无轻重巨细,党的事业,人民的要求,促使我们必须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工作责任心,立足本职,岗位奉献。现在我们几乎每项工作都与上级相关部门签订有目标责任书,有的还实行目标责任追究制,应该对照目标时刻算时间、算任务帐,工作做不好凭良心对不起发给我们薪水的人民,凭党性愧对于组织的培养,人民的工作、党的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对党要忠心。从历史上看,忠君是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刘备是忠的化身,岳飞的精忠报国,这些思想都带有历史局限性,为“君”服务;而如今党的宗旨决定了为民服务,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党的性质和任务要求我们应带头贯彻执行《党章》规定的各项义务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个服从”,听从组织安排,维护党的团结,不做有损党的形象的言和行,为了党、人民的事业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做政治上靠得住的人。宗旨意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纵观历朝历代兴衰更替可知,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是人民给予了我们权力,养育了我们,封建帝王就有“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民本思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战略的思想,从减免农业税的惠农政策、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到温家宝总理替民工追讨工资,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时时处处都树立了良好的亲民、为民形象,也给我们做出了学习的榜样。做为人民公仆,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克服官僚主义作风,走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抛弃人民也将被人民、被历史所抛弃。忧患意识。我们党已经走过了84个春秋,历史的角色已经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现面临着国际国内、党内党外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新任务,历史证明每一个政党都有兴衰存亡的历史规律,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国国民党的分裂都是很好的例证。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第2页共3页有“党本位”意识,党荣我荣,党耻我耻,时刻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