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曲雨霖铃,万千柳永情一曲雨霖铃,万千柳永情 一曲《雨霖铃》,万千柳永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山东省郯城第二中学?王钦艳?20XX 年 7 月 22 日 10:55 魏国栋于 10-7-22 13:06 推举柳永的真情成就了《雨霖铃》的千古绝唱,真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王老师的分析太到位了。 魏荣昌于 10-7-22 15:36 推举正是柳永的一往情深打动了我们情深一往的王老师,对着一曲《雨霖铃》,浅唱低吟,流连忘返。 ? 一曲《雨霖铃》,万千柳永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有感于《雨霖铃》的情真意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每每读到此处,无不感慨万千,浮想联翩。仿佛看到他,一个落魄的词人,在深秋的悲伤里,面对无边的离愁,人生的不得志,一脸的愁绪,满腹的无奈,只能仰天长叹“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正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正是柳永写这首词的写照。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那么词人的一往情深,从哪里来呢? 一、离别苦。 古人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还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我们中国人,尤其是古人,似乎只有在离别时,才会如此真切的淋漓尽致的抒发自己的情怀,才会把隐藏的感情充分的流泻出来,所以我们那么多的诗篇都在写离别。这许许多多的苦,在《雨霖铃》中表现的尤其让人魂牵梦绕。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字字深情字字愁,每一个意象都在诉说着离愁。暮秋的寒蝉已尽生命的尽头,像在做最后的告辞,在吼出生命的最后的灿烂,在词人听来是“凄切”,“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正是词人此时悲凉心境的展现,也正体现了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穆”的人生哲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时,即使横波目也不能表达离别的痛和苦,“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谁又能明白“明日又隔天涯”苦楚呢?因为不知何处是归途,只能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这叠字“去去”真是用的出神入化,一去不止,还要再去,忧伤无止。离人即将消逝在暮霭寥廓的千里烟波处,怎不令人柔肠寸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离别后的时间,最好的浇愁方式就是一醉解千愁,可是你可懂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啊,也许只能临时忘记,可是不能永远。不能一辈子甚至此后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