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访托老所有感访托老所有感那一次简单的出行,留给我的不仅仅是同情与感动,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一群叽叽喳喳的少年涌入托老所,不知道对老人平静的生活是不是一种打搅。萧索的街道旁一个不起眼的小巷上方,挂着一个牌子——欣馨托老所,再往里走便可以看到一个小院落,黄色的房子,显得很古旧,院子里堆放着未清整的垃圾,院子中央排放着两列简陋的小圆凳,三楼走廊里一个穿白衣的医护人员正挽着一位老人缓慢行走""托老所的条件,似乎并不是很好,但我对开办这个公益场所的人依旧很敬佩,她或许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不能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但她敬老,爱老的心,高尚的品质,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她看到了这一点,为社会尽自己的一分心力;还有许多工作人员,他们既照顾自己的长辈,同时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照看这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是一种爱的奉献。她们用自己的爱温暖他人的心,将这份爱传递下去;有一些志愿者,时常给予这些老人帮助,他们可能会为托老所提供资金,改善生活条件,或陪老人聊天,为他们讲故事等等。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有了这些人的帮助,老人才可以再这里安逸地生活,我对这些人表示由衷的敬意。我们与二楼的一位老人谈心,她说她已经在哪里生活五年了,由于行动不便,她从未下过楼。老人听力不大好,我们需要在他耳边大声说话,她才能听清楚。了解到老人生活如此不易,我们争着为老人做点什么,收拾房间,去打水,叠被子等,老人一一拒绝了,她说自己现在还能自理,不用麻烦我们,不知为何,心底生出一种歉意。桌子上摆放着一张照片,照片中的老人红光满面,被三个女孩簇拥着,我看得出神,却不敢问,怕触到老人的伤痛,老人却自己开始介绍了:“我的大女儿在北京工作,照片中的是我的外孙女,正在读大学,不久要到美国去留学,和你们年龄差不多,你们赶上好时代了,要好好学习""”第1页共2页剩下的,我便没有听到了。我所惊异的是老人的儿女都在北京,有那么好的发展前景,却把老人丢在医学不发达的小城镇,儿女也一定有什么难处吧。我试图在心里为她们辩护,自己却接受不了这个事实,眼前的老人依旧红光满面,沉浸在对往事的幸福回忆中""回来的路上,心情是沉重的,这些老人因种种原因,不能享受儿孙欢聚的天伦之乐,是可悲的,我们这些小小的志愿者,也只能给老人一时的欢乐,我们应该尊重、孝敬自己的长辈,同时也应好好学习,完善社会托老所建设制度,为老人营造更好的生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