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升民族高校党校培训质量的路径探析【摘要】民族高校党校是加强各民族青年学生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党校培训是提升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培训,高校党校培训的主客体、培训内容和形式有其鲜明特点,民族高校党校在尊重一般教学规律的同时,自身也面临诸多时代挑战。应对挑战,民族高校党校培训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培训主体和对象的参与性、实践体验性,突出教学互动、共生性,结合民族高校实际与办学特色开展教学培训和实践,发挥民族高校党校育人阵地作用。【关键词】民族高校党校教学培训质量民族高校党校是加强各民族青年学生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党校培训是提升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面对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青年学生的新变化,民族高校党校教学培训该作何调整和应对,以确保党校培训质量,发挥党校育人阵地作用,这是当前民族高校党校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一、育人是民族高校党校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高校的主体和对象是青年学生,青年学生价值观的“第一颗扣子”扣什么和怎么扣都直接决定着中国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路方向。高校作为青年人才成长的主要阵地,肩负青年核心价值观塑造的历史使命。[1]习近平总书记在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中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20XX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第1页共5页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任务政策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总书记讲话精神和中央文件精神均指出高校党建工作对于青年学生培育的重要性必要性。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是高校办学治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所在。高校党校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规定,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高等学校党校也不例外。与地方党校相比,高校党校的一个鲜明特点在于其培养对象是以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为主。高校党校应该紧紧抓住教学这个中心工作,突出自身特色,针对学员特点并结合高校办学实际,不断优化党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二、当前民族高校党校培训工作面临的新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广泛普及,各类信息传播速度快,渗透广。受多元文化和社会思潮的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呈现复杂多变的趋势。民族高校党校培训工作也面临诸多问题。(一)如何正确处理好党校培训学员(以广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的“知”与“不知”。在信息化和技术化时代,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且便捷,获取的信息量大且芜杂多变,导致青年学生的思想经常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因自身年龄和社会经验不足的原因,青年学生又往往不易做出独立判断,有时难免迷茫,甚至无所适从。(二)如何与时俱进地丰富党校培训内容。全媒体时代,针对各类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如何在党课中穿插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新形势和热点问题的客观分析,正面引导;如何恰如其分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生命力渗透其中;如何让学生党员担负的责任及作用发挥落实到个体和行动。这些问题都考验着讲党课的教师。(三)如何运用新媒体和手段增强培训效果。当前教师几乎都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更加形象直观。在党课教第2页共5页学中如何恰当地选用图片和视频、音频资料,这是有讲究的。同时,如何应用好自媒体,加强“微课堂”引导教育,这也是高校党校培训的探索领域。(四)如何加强授课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提升。高校党校培训具有阶段性特点,无法形成专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又缺乏系统性和专一性。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