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期常见的下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多见于 2 岁以,尤以6 个月左右婴儿最为多见。微小的呼吸道管腔易因黏稠分泌物阻塞,黏膜水肿及平滑肌痉挛(1 岁半以)而发生梗阻,并可引起肺气肿或肺不。本病多发予冬春两季,呈散发性或流行性发病,后者称为流行性毛细支气管炎,又因该病是以喘憋为主要特征的.种特殊类型肺炎, 故又称喘憋性肺炎。本病可出不同的病原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最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以3 型最常鲍)、腺病毒等。亦可伴细菌混合感染。【临床表现】1.感染是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开始。大多数有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的历史。接触后潜伏期为4~5 天。初始出现上呼吸道症状, 2~3 天后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症状轻重不等,重者呼吸困难发展很快,迅速出现发作性喘憋。大多数婴儿有发热,体温高低不一,低热(或无热)、中等发热及高热各占1/3,一般伴有呕吐,但不严重,多无严重腹泻。由于肺气肿和胸腔膨胀压迫腹部,使进食和喂养困难。喘憋发作时呼吸加速、费力,呻吟并伴呼气延长和呼气喘憋。婴儿呼吸频率 60 ---80 次/分, 甚至 100 次/分以上, 脉搏快而细,150~200 次/分。 患儿有明显的鼻扇和三凹征,部分面部苍白和发绀。2.胸部检查时可见胸廓饱满呈桶状,叩诊呈鼓音(或过清音),听诊可闻哮鸣音,偶闻笛音等于啰 音,有喘憋缓解时,可有弥漫性细湿啰音 、中湿 啰音或捻发音。因肺气肿严重致横膈和肝脾下移,由于过多换气引起不显性失水量增加,加之入量不足,部分患几多发生较严重脱水,小婴儿还可能发生代性酸中毒。其他症状包括:轻度结膜炎,程度不等的喉炎,少数病例有中耳炎。3。典型病儿的血气分析显示PaO2 下降和 PaCO2 正常或增高。 pH 值与疾病严重性相关。病情较重的婴儿可有代性酸中毒,由于通气/灌流( V/Q) 不均而比现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发生 I 型或Ⅱ型呼吸衰竭。4.胸部 X 线表现不均一。大部分病例表现有全肺程度不等的阻塞性肺气肿,约半数有支气管周围炎影像或有肺纹理增厚,可出现小点片阴影。10%的病例出现肺不。RSV 感染后多可检测到肺功能异常。10%~50% RSV 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可发生复发性喘息。 在 RSV 支气管肺炎分泌物中检测到较高水平 RSV-IgE 特异性抗体的患儿中,有 70%患儿具有喘息症状。5.本病病程一般为5 -10 天,预后较佳。 近年来治疗措施得当,发展成重症者已较少见。【诊断要点】1.本病发病年龄偏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