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考对比阅读经典题型汇编 一.[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③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 分)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追者反曰 7.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夫以老者之智 D.属予作文以记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译文: 9.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阿县大治”?(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 10.乙文中“ ”一句,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道理。(2 分) 【答案】6、①这里是限制的意思②通“返”(返回)7、C8、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9、把兵库里的武器融化后制造农具,给百姓使用;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的人 10、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二.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回答 18~22 题。 [甲] 故 曰 , … … 战必胜矣。 [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① 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 与:同“为”,替的意思。③ 尔也:而已。④ 圹(kuàng) :原 野 。 18. 解 释下列 加 点 词 在 句 中 的具 体 含 义 。(4 分 ) (1) 寡 助 之至 ( ) (2) 亲 戚 畔 之( ) (3) 所恶勿施尔也( ) (4) 兽之走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