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本》初集第二册 信篇 一、【展禽轻鼎】 周鲁展禽。不假岑鼎。君请言之。弃信不肯。 【原文】 周鲁展禽、名获。字季。居柳下。齐攻鲁。求岑鼎。鲁君以他鼎往。齐侯反之。曰、必令柳下季来言。吾信之。鲁君请于季。对曰。君之欲以为岑鼎也。以免国也。弃臣之信。以免君之国。亦臣之所难也。公乃以真岑鼎往。 鲁君之以他鼎与齐。为重鼎也。然国之不存。鼎亦何有。欲免其国。复免其鼎。二者不可得兼。柳下惠若言之。则既免其国。又免其鼎。似可一举两全。乃以不肯弃信为辞。其直道事人可见矣。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鲁国里有一个展禽。名叫获的。表字叫做季。住在柳下的地方。所以人家把他叫做柳下季。有一年、齐国里的人来攻打鲁国。要求那一只宝器岑鼎。鲁国里的国君。就把别的鼎送了去。齐侯把这只假岑鼎回了转来。并且说道。一定要叫柳下季来说、这是真的岑鼎。我才相信了。鲁国的国君就向柳下季那儿去请求。柳下季就对答道。我君上所以要把假岑鼎充作真岑鼎。是因为要避免国家的灾祸。可是丢掉了我的信用。来避免我君上国家的灾祸。这也是我所为难的呵。鲁公听了。才把真的岑鼎送到齐国里去。 二、【季札挂剑】 延陵季子。不负初心。徐君已死。挂剑坟林。 【原文】 周吴季札、封于延陵。故号延陵季子。聘鲁。过徐。徐君好季子剑。口不敢言。季子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及反。徐君已死。解剑。挂其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始吾已心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 人之所贵者心。言者、心之声也。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季札之赠徐君以剑。未有言在先也。况徐君已死乎。乃竟割爱。挂剑于墓树而去。且曰始吾已心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落落两言。千古不朽矣。 【白话解释】 周朝时代。吴国里有一个公子。名叫季札的。因为封在延陵地方。所以大家称呼他叫做延陵季子。他奉了吴国国君的命令。聘到鲁国里去。路过徐国地方。徐国的国君心里很喜欢延陵季子身上挂着的一口宝剑。可是嘴里不敢说。延陵季子的心里也知道了。但是为了要出使到上国去。所以不能够献上。等到延陵季子回转来。又路过徐国的时候。徐国的国君已经死了。延陵季子就把这口宝剑解了下来。挂在徐君坟里的树枝上去了。跟随他的人说。徐君已经死了。你还把这口剑给那个呢。延陵季子道。以前我的心里。已经答应把这口剑送给徐君了。那里可以因为徐君死了。来违背我自己的心呢。 三、【魏斯冒雨】 文侯魏斯。与虞人期。冒雨而往。身自罢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