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实验课教学对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探究实验课教学对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探究 【摘 要】职业素养是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适应能力的综合品质,其主要表现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诸多方面。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职业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本人的职业素养。本文基于中职学生素养现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探究实验课中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实验课;职业素养;培育 1 职业素养的内涵 1.1 职业素养的特性 职业素养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进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简单的说,职业素养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适应能力的综合品质,其主要表现在职业技能、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诸多方面。职业素养是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一个人能否顺利就业并且获得职业进展很大程度取决于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越高,个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1.2 职业素养的三大核心 1.2.1 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具体表现为:工作积极仔细,有责任感,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它包括诚信意识、自律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它是每一个人从事工作岗位最基本职业素养。 1.2.2 职业知识技能 职业知识技能是劳动者从事一个职业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没有精湛的职业技能,就无法从事专业特征明显的职业。 1.2.3 职业行为习惯 综合心理学家解释,行为习惯有如下特点: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习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职业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人受益终身。 2 中职学生素养现状 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高校扩招导致普高升温,各种形式的招生大战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无可选择,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养整体呈下降趋势。基础教育处于应试教育的模式当中,人的多样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被忽视,教育过程演化成为应试能力的竞争,中职学生以学业失败者的状态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上存在基础知识薄、学习内驱力弱、积极性低甚至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