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思想品德课课堂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思想品德课课堂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摘要】本文总结了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互动中存在的互动目的不明确 、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老师准备不足、估计与生成处理不当,学生参加度不均衡、老师缺乏有效引领三个问题,以及原因剖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课堂互动;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应对策略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鼓舞学生在实际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进展”。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在课程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天性,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使活动内容化,内容活动化。如今,随着新的课程理念逐渐被广阔老师所接受,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已成为一种教学时尚。 但是在教学反馈中,能体现互动的真正意义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却并不多见,互动式策略的实施,仍存在一些有待于需要进一步讨论改进的问题。本文结合思想品德课课堂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作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更好地焕发课堂互动的魅力。 一、课堂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互动目的不明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教学片断一:在讲解“竞争与合作”新课程时,甲老师组织学生“传气球”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同桌两人用头夹着气球往后传,最先传到最后一张台的为胜者,活动过后又进入“救生船”活动。 在教学方法上,《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要改变传统的道德说教方式,通过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得体悟。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对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缺乏理论指导和经验积累。相当一部分老师在组织活动中追求表面上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喧闹,而忽视了活动应该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老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新课标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但合作、探究应该有个度,应该在需要的时候恰当使用这种方法。甲老师力求使自己的课堂十分生动,可以说唱、演、读、辩论,一应俱全,互动形式是多样化了,但课堂有互动没体验; 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这表面的喧闹可能反而损失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内在功能,失去教学真正的价值,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