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育理论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探究教育理论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探究 摘要:改变高校教育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有效方式是开展实践性教学,教育理论课程开展实践性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老师、学生、学校等多方面的配合,才能真正实现。 关键词:高校;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 一、引言 我国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学长期以来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老师向学生陈述知识,重复教材观念;学生的任务是记忆和考试时背书。这种教学方式在高校也普遍存在,教学走进了陶行知所说的“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死胡同[1]。高校老师教育理论课程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代表:一方面要注意培育大学生现代教育的理论素养,而另一方面却仍然采纳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在实施教学。 当前,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顺利推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改革给高校老师教育也带来了新挑战,要求师范生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实施现代教学的能力。而高校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落后,师范生对教育理论课程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难以掌握教育理论、形成教育技能。甚至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得到的必定还是传统教育经验和能力,这样的高师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将无法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变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不可否认,高校教育理论课程与高校其他的理论课程一样,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相当严重,开展实践性教学就是有效解决传统教育“重理论、轻能力”的有效方式。如何开展高校教育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对广阔高校教育理论课程老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探究开展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意义 开展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要求。 20XX 年 3 月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出“十一五”期间,切实把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抓上去。开展教育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提高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未来老师,正是具体落实“质量工程”的要求。[2] 2.有利于改革当前高校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弊端。 高校本科教育长期以培育学术型、讨论型人才为目标,直接导致目前本科教育“重学术,轻技术,重知而轻行,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轻实践能力的培育”的弊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