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新收入准则下科研事业单位转企对收入确认的影响和应对新收入准则下科研事业单位转企对收入确认的影响和应对 摘 要: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动,科研事业单位转企成为顺应时代进展的大势所趋。中央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动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政策文件,为科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指明了方向。科研事业单位的改革能进一步激发单位的内生增长率,提高价值制造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本文以转企后科研事业单位收入的确认为切入点,基于目前新出台的收入确认准则,分析了两种制度下收入确认的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收入准则;事业单位转制;收入 中 图 分 类 号 : F2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oi : 10.19311/j.cnki.1672-3198.20XX.20.063 科研事业单位转企的根本是实现从事业单位治理模式到企业化经营的转型 ,建立产权清楚、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科技型企业,对提升企业价值制造能力,增强企业实力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企业性质发生改变,在改革过程中企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尤其是财务管理依据的制度不同,转企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而收入作为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更是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随着新收入准则的逐步应用,将会给转企后的科研事业单位带来新的影响。 1 新收入准则的特点 在经济活动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为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财政部于 20XX 年 7 月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新收入准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1 以合同为主线,关注经济业务实质 新收入准则的确认和计量紧紧围绕合同展开,注重经济业务实质,以合同为主线贯穿在交易的发生及收入的确认、计量和列报。在收入的确认过程中采纳“五步法模型”进行交易分析,即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识别合同中的单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项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以及履行每一单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五个步骤。企业同时还要动态的分析合同的变更、合同未来现金流量取得的风险和时间分布。除此之外,对于在同时或者相近的时间里与客户先后订立了多项具有相同经济实质的合同,新收入准则规定可以合并处理。 1.2 以资产负债观为理念,注重可持续进展 资产负债观的视角始终贯穿在新收入准则确认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