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每天 3 元,让“糖友”不抑郁:糖 抑郁每天 3 元,让“糖友”不抑郁:糖 抑郁 当今,糖尿病患者数在全球快速增长。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位,上海糖尿病患病率已达 8%左右,亦即每 12 个成人中就有一人患糖尿病。 糖尿病是身心疾病 大家都知道高血糖对患者的身体损害,却很少注意到糖尿病患者还有很多心理问题。实际上,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内分泌代谢系统心身疾病。以不良心理社会因素,性格缺陷和情绪障碍为主要病理心理特征。 心理障碍是糖尿病的 14 种常见并发症与伴发病之一。讨论发现,糖尿病患者抑郁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 3 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这一患病率还会进一步升高,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 糖尿病抑郁漏诊率高 然而,糖尿病合并抑郁的现状往往被人忽视,相对于糖尿病的常规诊疗,心理治疗常常被患者及家属所忽视。即使患者出现明显抑郁,常被认为只是“病久情绪不好”,无需治疗。一般的综合医院对糖尿病患者的精神问题尤其是抑郁症,同样缺乏应有的关注,漏诊率高达 40%~50%。 假如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能进展为严重抑郁,会出现自残、自杀现象。事实上在严重抑郁发生前,沉重的精神压力也会使患者的血糖升高,治疗的依从性下降,并加速心、肾等并发症的发生。反过来,血糖控制不佳,病情加重,又会加重患者的精神抑郁,引起悲观、无望,走上自残、自杀之路。故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非常重要。 优质生活比血糖降低更重要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目前,在现代综合治疗模式中,糖尿病治疗目的已经由单纯的控制血糖水平转变为有效地预防、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缓解疾病症状,帮助病人心理适应和改善生存质量。国外已有众多学者提出,糖尿病与抑郁症应同时治疗。抗抑郁症的药物不但可能改变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心境,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葡萄糖调节能力。 西药中药各有千秋 目前糖尿病抑郁障碍发病率虽高,但针对性治疗措施却较少。近年国内外采纳抗抑郁剂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等用于治疗糖尿病抑郁障碍,可轻微地降低血糖和体重,对食欲影响很小,耐受性良好,副作用轻,患者依从性较好。但均由于作用靶点单一,疗效尚不尽人意,价格较高等,使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糖尿病抑郁障碍属中医消渴抑郁,多属本虚标实之证,对消渴抑郁症宜以疏肝健脾、养心安神为主要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