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 言 一、“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1 、 方剂,是在治法的指导之下,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方剂的组成原则配伍而成。 2 、 方剂学,是研究并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运用的一门学科。 一、方剂与治法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1 )治法来源于方剂; (2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3 )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2 、常用的治法: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将常用治法概括为“八法”,即汗、和、下、消、吐、清、温、补。体现各法的代表方剂如下: (1 )汗法——解表剂 (2 )和法——和解剂 (3 )下法——泻下剂 (4 )消法——行气、活血祛瘀、祛湿、祛痰、消导化积、驱虫剂等 (5 )吐法——涌吐剂 (6 )清法——清热剂 (7 )温法——温里剂 (8 )补法——补益剂 三、方剂的组成 1 、组成原则:君、臣、佐、使。 (1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在方剂中不可缺少。 (2 )臣药: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或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 )佐药: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其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 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①引 经 药;②调 和药。 2、组成变 化: (1 )药味 加减的变 化 (2 )药量加减的变 化 (3 )剂型 更 换 的变 化 各 论 1 解表剂 凡 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 有 发 汗、解肌 、透 疹 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统 称 解表剂,分 为辛温解表、辛 凉 解表、扶 正 解表三 类 。 使用解表剂时应 注 意 :①不宜 久 煎 ;②温覆 ;③微 汗为佳 ;④ 表里同 病者 ,或先 表后 里,或表里双解;⑤ 若 表邪入 里,麻 疹 已 透 ,疮 疡 已 溃 ,虚 证水 肿 ,或吐泻失 水 者 ,禁 用。 1.1 辛温解表 麻黄汤[ 方解] 麻 黄 ——发 汗解表,宣 肺 平 喘 。 麻 、桂 相伍,(君) 桂 枝 ——助麻 黄 发 汗散 邪,温经 止 痛 。 有 峻汗之功 。(臣) 杏 仁 ——降 利 肺 气,合麻 黄 一宣 一降 以增 平 喘 之力 。 (佐) 甘 草 ——调 和药性,缓 麻 、桂 峻烈之性。 (佐使) [ 使用注 意 ] 本 方为辛 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