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个人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湖心亭看雪》赏析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在谈创作体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简洁是才力的姊妹,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 ”明代散文家张岱正是通过简洁才显露他的艺术才华的,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最好的证明。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多个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茫、 恍惚迷离, 把作者拥毳围炉、 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情怀显现得栩栩如生。 而且,我们从作者对湖山胜事悠悠不尽的追忆中,还可以体察出他那深沉的故园之思和沮丧的沧桑之感。能把如此阔大的世界和深长的情感纳于一百多字的小品之中, 而且给人留下悠悠不尽的余韵和遐想, 这样的人,当然称得上是一位文章高手。下面,我们就对《湖心亭看雪》作些具体分析。“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开头两句,即将时间、地点、人物和盘托出、包举无遗。这是用史笔来写小品。 这两句话看起来平淡无奇, 实际上从时间、地点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另外,作者开头用明崇祯年号也是别有深意的。这篇小品选自《陶庵梦忆》,此书是作者在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所著, 书中主要是追忆当年的风月繁华、故国旧事, 凡记述过去行踪时皆用明朝纪年。《湖心亭看雪》也是如此,作者以此来表示自己不忘故国的操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这句在结构上可谓横空出世,突兀而来,使人陡生荒寒之感。尽管这时作者还没有描绘雪景, 但已可以想见大雪封湖之状,读之使人遍体生寒了。这两句突出一个“绝”字,但却是从听觉上着眼的,大雪后的湖山是一个静寂的世界,鸟不敢飞,人不敢行,甚至连气也不敢透,连空气也仿佛被冻结了。 雪落之猛, 雪后之寒都从这 “人鸟声俱绝” 中表现了出来。“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要看雪,偏偏选择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时刻, 宁可披着皮袍、 带着火炉也要一人独往, 不愿看见人,也不愿人看见,这在常人眼中当然是一种痴举,但这个“痴”字包含了多少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啊!当然,深夜观雪,也反映了作者不同流俗的美学趣味。因为白昼看雪,一览无余, “更定”后出游,使混茫的琉璃世界中更增添一种朦胧和神秘感, 更有一种白昼所看不到的光线与色彩,这从下面对雪景的描绘中就可以得到证实:仅供个人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