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1)(资料整理:沙洲小学青年教师陶花、乔萍、袁新菊、张虹、周凤、陶霞、沈漪、杨叶红)师:猜猜我从哪来?生:您从北京来。师:你真有礼貌,加上一个“您”。心字在底,把我放在你的心上。给他点掌声,也算是给我一点鼓励。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是听别人说的。师: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把获得的信息成为自己的财富,这也是一种学习。师:知道我姓什么吗?生:您姓窦。叫窦桂梅老师。师:你怎么知道?生: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而且上面也写着。师:不但听别人说,而且还注意观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这也是更好的学习,再给她掌声。师:亲爱的同学们,我来自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是一名语文教师。我的家就在清华园里,我住的地方离一个特别的地方只有 50 米,你们猜猜是哪儿?有时候我会到那里去散散窦桂梅《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步,猜猜这是一个什么地方?生:圆明园。师:来,我们一起写写这三个字。(师范写,生书空)师:看到这三个字,你的眼前会有怎样的画面?生 1:想起了当时火烧圆明园的故事。生 2:看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生 3:我看到了圆明园仿造的各处名胜古迹。师:看来,同学们都很了不起,事先一定对这两篇文章师:读了这两篇文章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可长、可短、一句话也行、一个词也行。生 1:我觉得圆明园是我们的名胜古迹。却被烧掉了,很可惜。生 2:我觉得英法联军他们太坏了,他们把能拿走的都拿走,不能拿走的就烧掉。生 3:我恨透了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圆明园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的名胜古迹,却被他们破坏了,太可惜了。生 4:我感到很惋惜,因为圆明园是两代皇帝的心血,可就在三天之内就被英法联军化为灰烬。生 5:我想用一个词来代替,就是毁于一旦。师:听出来了,同学们读书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说明同学们会读书,说明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已经走近了圆明园。有的时候我们读书不能只停留在感受和情感上,更重要的是我们透过这种恨、惋惜、毁于一旦的这个滋味沉淀在我们心中的应该是一份思考。这可能是我们读书、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的目的。比如同学们刚才说的那种感受,我们可能会想,圆明园被毁灭了,毁灭的究竟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呢?如果我们要是这样的去思考,我们就会把我们的情感沉淀在我们心中,变成一种最理性的姿态。所以我愿意用两堂课领着同学们再次走进圆明园。(课件:走近圆明园——走进圆明园)师:同学们看。这个“进”和刚才的“近”有什么...